近日,民政部等12部門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以發展養老護理員等養老服務技能人才為重點,從拓寬人才來源渠道、提升人才素質能力、健全人才評價機制、重視人才使用管理、完善保障激勵措施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制度設計,為新時代新征程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2.9億人,截至2022年末,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大約4400萬。面對如此旺盛的養老市場需求,供給卻顯得后繼無力,對養老護理員的需求達到600萬名,但目前相關從業人員只有50萬名。隨著老齡化的趨勢加劇,養老護理員的缺口非常大,社會養老壓力逐年增加。養老護理員雖然作為“朝陽產業”,但是從業人員卻多為中老年群體,文化水平偏低,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護理知識薄弱,大多數從業者對于養老護理的認知還停留在讓老人吃飽穿暖的階段,對一些急救知識、護理常識、營養知識、衛生知識知之甚少,面對突發情況束手無策。苦、臟、累是養老護理員行業的常態,十幾個小時的工作量對養老護理員本身的身體素質也是個極大的考驗,調查顯示,養老護理員平均薪酬水平集中在3000-4999元,即使就業門檻低,留不住也很難留住人才。因此,應該在養老護理員的質量、數量和薪資待遇上下足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養老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養老產業也在加速發展。積極培養養老護理人才,以發展養老護理員等養老服務技能人才為重點,在初級工之下補設學徒工,形成由學徒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首席技師構成的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進一步拓寬了養老護理員成長通道。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序列,逐步打通人才的成長通道,建立人才培養機制,確保養老護理員的技能切實得到提升。通過考評機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統一制定編碼規則和證書樣式,在全國范圍內查詢驗證,進一步提升了養老護理員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遵守規范和道德準則,為老年人帶來更有效的、更專業化的養老服務;提高養老護理員整個行業的基本素質,打破了養老護理員的人才地域限制,助力養老護理員人才在全國性有效配置和流通。 發揮院校培養人才主渠道作用,為養老護理員人才隊伍注入更年輕的血液。培養專業化人才是養老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院校,以更專業的養老服務相關知識和經驗,為養老護理員儲備更大的人才資源,健全養老護理員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加強養老服務與家政服務、物業服務等關聯領域的合作,引導相關人才轉型從事養老護理相關工作,為養老行業吸納更多人才,為老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支持養老服務機構依規引進醫務人員,積極吸納退休的醫生、護士到養老服務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執業或提供技術指導、技能培訓,從養老護理員的人才培養重要環節提高護理員的專業技能,接受專業化的知識和技能,從養老人才培養的源頭確保培養的質量。完善激勵措施,提高養老護理員的薪資待遇,提升養老從業人員的從業意愿,讓養老行業不僅能吸引人才,更能留住人才。 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建立養老護理員“八級工”序列,不僅對于當下應對社會老齡化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社會、政府、企業應攜起手來,加快產業融合,加強養老護理員人才隊伍建設,讓老年人安享具有幸福感、安全感的晚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