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人們越來越注重個性化和獨特的生活方式。而“顯眼包”這一特殊群體正以他們獨具的風采在社會舞臺上展現著自己的獨特魅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鄉村振興中,涌現了很多“顯眼包”式基層干部,帶領村民走向美好生活,在田野上書寫著別具一格的“趕考答卷”。 關注民眾需求,做一個扎根基層、自討苦吃的“顯眼包”,讓群眾幸福感更可持續。桃李務青春,誰能貫白日。“95”后張貴芳帶領村民修路、清理河道、修建公共設施,不因原有的鄉村基礎而懈怠,而是做好一件件實事,也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讓三家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吸引農業客商來帶動經濟發展。廣大基層干部務必要與時間賽跑,俯下身子,關注民生,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詮釋好為民服務的宗旨。 銳意進取,做一個一往無前、敢為人先的“顯眼包”,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三年經歷三次失敗,大學生村官楊寧勇敢嘗試,不懼外界眼光,以“顯眼包”的樂觀心態面對困難,以獨特的方式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勇于嘗試。一次次的下鄉走訪,躬身力行,讓她發現了一種紫黑香糯的作物,并因地制宜發動村民用苗族傳統共作模式,最終實現經濟高收益。廣大基層干部要跳出原有的“舒適圈”,敢闖敢干,在知識、技能的海洋里上下求索,將鄉村振興事業推上更廣闊的高度。 篤志實干,做一個心有大我、舍我其誰的“顯眼包”,讓群眾安全感更有保障。“燕兒”歸來稻更香,“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鄧小燕回鄉第一次嘗試的越年再生稻讓她慘遭事業滑鐵盧。不服輸的她告別精致外貌,挽起褲腳,戴上農家帽,一頭扎進田地中,成為名副其實的“顯眼包”。很快她的先進覆膜育秧技術帶來了水稻的大豐收,帶動劍閣縣規模水稻種植步入正軌。基層干部要做好鄉村振興的“接棒人”,在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大展身手,用“實干作風”為百姓帶來“十里春風”,在鄉村田野間創造出人民滿意的實績。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廣大基層干部要以更高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更真切的態度,翻越崇山、追夢稻田、探索振興,做一個實干的“顯眼包”,讓鄉村振興事業的成果更“顯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