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30日舉行的民政部2024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武增鋒介紹,今冬明春社會救助將重點關注受災情影響的困難群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戰略眼光,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適應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進程,不斷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進展。”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真切做到“用心規劃”、“用情溝通”、“用力執行”,續寫民生服務新篇章。 用心規劃,強統籌、精部署,確保惠民政策擲地有聲。“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百姓的呼聲,是政策制定的強音。惠民政策制定絕不是“拍腦袋決策”,也不是了解實際情況就想當然地發號施令。銀川市興慶區勝利街道積極進行入戶調查、詳細詢問,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讓真正困難的家庭享受到惠民政策。各級黨委政府在制定惠民政策的同時,一方面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多到街頭巷尾走一走,多傾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才能在制定政策時述之有據。另一方面要不斷增進與社會各方的溝通,把滿足人民意愿作為根本著力點,以極大的責任感、使命感出臺、落實每一項惠民政策。 用情溝通,察民情、解民憂,確保急難愁盼一網打盡。“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怎樣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和最期盼的問題,是各級黨委政府時時刻刻都要面臨著的“考驗”。湖南省婁底市“關愛之家”項目的志愿者們深入農村、貧困地區,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溝通,實地走訪了解他們的實際困境。民生改善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為了更好地將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一網打盡,各級黨委政府一方面要壓實工作責任,定期開展群眾座談會,當好人民群眾的“溫度計”,設立專門的困難群眾工作組,確保對每一個困難群眾的需求都能及時響應和解決。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救助力度,設立應急援助基金,為遇到突發困境的群眾提供及時有效的救助,讓更多的困難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愛。 用力執行,強擔當、善作為,確保民生項目落地見效。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既要想干愿干積極干,又要能干會干善于干。”無論是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黃文秀,還是致力鄉村振興的吳惠芳……他們砥礪前進,真抓實干,用行動甚至生命為群眾做實事解難題,以新擔當新作為創下新成績。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各級黨組織要在民生保障事宜上敢于擔當、善于作為,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以“事事落實到位”的執行力,主動奔赴在為民服務第一線,始終謀在實處、干在實處,推進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見效,全力以赴推動民生事業再上新臺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