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產業科技創新合作大會在江蘇南京開幕。大會以“產創融合·共贏未來”為主題,旨在通過搭建產業技術創新的國際交流平臺,促進全球范圍內產業科技創新合作。江蘇省副省長趙巖在會上表示,江蘇將繼續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全方位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積極主動融入全球產業科技創新網絡。 科技創新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眾目俱瞻,以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黨員干部的廣泛共識。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要求“江蘇要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基于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江蘇上下要蓄積基礎研究之潛力、引才育才之動力、開放合作之效力,助推產創融合生根、開花、結果,為打造產業科技創新高地、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 激發基礎研究潛力,讓產創融合之根茁壯成長。“基廣則難傾,根深則難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要想實現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就必須先打好科技事業大廈的“地基”。加強基礎研究,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加強戰略布局頂層設計,強化前瞻性、戰略性與系統性布局,做好各項工作的全面系統部署。2023年11月,江蘇省發布《江蘇省加強基礎研究行動方案》,針對我省當前所存在的基礎研究投入不足、重大原創成果缺乏等問題確定了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向和基礎研究的主要任務,為提升我省自主創新策源能力提供了行動指南。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該行動方案,堅持問題導向,統籌把握領域布局、項目布局與學科布局,對照主要任務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充分激發基礎研究的潛力潛能,讓產創融合之根在基礎研究的“沃料”澆灌下茁壯成長。 增強引才育才動力,讓產創融合之花競相綻放。人才是第一資源,要激活人才創新“一池春水”,讓各類人才在產創融合“主場”上大展拳腳、大顯身手,就要做好“引”和“育”的文章,讓傾心引才與悉心育才并駕齊驅,驅動產創融合之帆乘風破浪、一往無前。做好引才文章,各地各部門要深化人才機制改革,打破“身份歧視”與“刻板印象”,破除束縛人才引進的思想觀念和機制障礙,結合各地的資源特點與發展現狀制定相應的人才引進政策,構筑招賢納士、八方來投的“蓄水池”。做好育才文章,各地各部門要積極探索人才培育機制,既要不斷加強精神引領,為科技工作者補足理想信念之鈣,也要大力拓展人才發展空間和通道,充分發揮地方高校與科研院所等平臺的育人功能,讓高校教師、專家學者與優秀企業家等各方主體共同參與到培育工作中,著力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增強引才育才動力活力,讓產創融合之花在引才育才的“甘露”潤澤下競相綻放。 提升開放合作效力,讓產創融合之果掛滿枝頭。此次全球產業科技創新合作大會明確強調,江蘇將繼續堅持以全球事業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全方位加強科技創新合作。當前,全球進入大科學時代,科學研究復雜性、系統性與協同性顯著增強的發展趨勢使得國際合作成為了科技創新的“必選項”。江蘇要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就離不開以開放的思維和舉措積極主動融入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的藍海中。江蘇作為開放大省,擁有對外交流的先天優勢,為各地各部門精準把握國際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新變向、新變化與新要求提供了有利條件。各地各部門要立足我省對外開放突出優勢,加強開放平臺建設與通道建設,統籌各方科技創新資源,激發各類創新要素發揮集聚效應,為做強做優全球產業科技創新網絡貢獻江蘇力量,不斷提升開放合作效力合力,讓產創融合之果在開放合作的“暖陽”照耀下掛滿枝頭,讓江蘇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