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2023年全省休閑農業綜合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游客接待量達4.1億人次,新增3個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12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近年來,江蘇省圍繞“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聚力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大力發展休閑農業,開展江蘇省休閑農業精品區建設,打造一批休閑農業發展高地,做精做細“蘇韻鄉情”休閑農業品牌,推進農業旅游文化“三位一體”,真正做實鄉村振興。 休閑農業以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為依托,發展觀光、休閑和旅游,為游客提供了深度體驗農村生活和自然環境的機會。農業是江蘇的支柱產業之一,一直以來江蘇都十分注重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近年來,江蘇省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升級,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打造精品農業、發展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等現代農業形態;通過推廣生態種植、養殖技術,提高農產品產能和質量,打造綠色、有機、健康的農產品品牌,提高農業產值、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江蘇開展了“蘇韻鄉情 百優鄉產”推介活動,做好“土特產”文章。2023年,江蘇成功舉辦國內首個鄉村休閑產業博覽會,推介100個“質量檔次高、創新創意特、功能開發優、安全性能好、聯農帶農強”的休閑農業“百優鄉產”,活動提升了江蘇在休閑農業方面的影響力和聚合力。 文化是休閑農業的靈魂,好的文化不僅能為休閑農業“塑形”,更能以深厚的內涵和價值為休閑農業“鑄魂”。江蘇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眾多歷史古跡、傳統村落、鄉風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資源。這些文化資源都是休閑農業良性發展的“助推器”。在休閑農業的開發中,江蘇省注重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休閑方式相結合,打好各具特色的鄉村“文化牌”,充分挖掘利用例如園林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明文化等特殊文化資源,用好用活當地鄉土文化、紅色資源,讓鄉村文化傳出去,讓鄉風文明傳下去,為游客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 休閑農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鄉土味”,關鍵是打好發展“差異牌”。江蘇地理位置優越,位于長三角經濟帶,周邊經濟發達城市多,在市場上有較大優勢,更難得的是地形地貌多種多樣,一方面在旅游觀光上,從自然風光到人文景觀,有著獨特的魅力;另一方面,多樣化的地貌環境帶來了多元化農業類型,給休閑農業的差異化發展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性。近年來,江蘇依托自身特點,不斷推出新的旅游產品和業態,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通過組織舉辦“蘇韻鄉情”鄉村休閑旅游農業專場以及各類農事節活動,推出鄉村旅游、生態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種符合休閑農業發展的旅游產品,開發獨具特色的農家樂、民宿等,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度假、休閑。 休閑農業打造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將第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實現各產業間的優勢互補和協調發展。江蘇省以全省休閑農業綜合收入突破千億元的優異成績,讓農文旅交匯相融,奏出一曲時代“交響樂”,為全國休閑農業發展打出樣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