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標準委等18部門聯合印發《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工程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建立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總體框架,以標準化助力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高質量的公共服務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更是造福人民的重要途經。 以規則制度引領公共服務穩步前行。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擺到重要位置,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增進民生福祉。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有明顯提高,不斷滿足人民的需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結構亦發生明顯變化。面對新時代中的新事物,舊規則難以適應,只有與時俱進,根據當下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經濟發展等多方因素,統籌規劃,為新時代公共服務創新適用的各種規則,國家才能穩扎穩打走好可持續高質量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之路。 讓數字技術推動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更為便利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數字技術將便利帶入尋常百姓家。長期以來,政府各部門、層級之間始終為信息壁壘所“困”,群眾辦事繁瑣、公共服務工作開展也因此受到消極影響,導致效率低下、群眾體驗感極為不佳等情況。公共服務的核心內容為“為人民服務”。國家只有自上而下打通公共服務“任督二脈”,協調各部門、層級關系,消除公共服務信息壁壘,將多頁材料與時俱進,采用先進數字技術,更新服務基礎設施,為公共服務執行效率提高提供物質基礎,讓群眾在新時代享受新技術服務、更要在新時代體驗新效率,讓群眾的幸福感隨著公共服務的發展越攢越多。 要做實事,更要把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策好不好,關鍵看鄉親是哭還是笑。”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成依賴于人民群眾。一方面,為群眾辦實事,秘訣就一個“實”字。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抵抗新冠疫情,國家用行動詮釋什么叫為人民辦實事。現在,國家頒布《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工程工作方案》更是對“辦實事”進一步指示。一方面,要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躬身走訪調研,實踐出真知,為老百姓辦實事;另一方面,也要進一步拓展知民情、察民意渠道,讓人民群眾監督公共服務工作開展情況與實效,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不斷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才能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