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征程中,如何保障和促進就業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殘聯共同舉辦的2024年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在全國范圍正式啟動。這項活動旨在集中幫扶就業困難人員盡快實現就業創業,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這是一項及時雨式的舉措,將為他們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使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社會穩定之基。尤其對于困難群體來說,他們或者是身體殘疾,或者是技能不足,或者是年齡偏大,或者是家庭負擔過重,就業更是他們擺脫困境、增加收入、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而今年的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正是對這一需求的積極回應。 紓解就業“痛點”,打通就業“堵點”。加強摸排、動態管理,確保就困難群體底數“摸得清”。運用平臺數據結合人社專員、網格員深入走訪摸牌,摸清人員底數,建立“一人一檔”援助對象清單,實時掌握重點群體就業需求;制定分類援助計劃,公布招聘活動計劃安排,進行面對面、差異化的實施幫扶措施。同時,各地也要積極行動起來,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著力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收入分配調節、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工作。 產業發展助力,開源增流,擴容就業“蓄水池”。產業是就業的基礎,離開產業,穩就業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要發揮中小微企業、服務業等行業吸納勞動力的主渠道作用,做好解難紓困工作,打好政策“組合拳”,培養新業態、新經濟,激發就業潛力,增加就業崗位。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結合各地區資源、文化實際,加強產學研和,發展農業、文旅等特色產業。 開發公益性崗位幫扶就業。公益性崗位不僅可以為困難群眾提供穩定的就業機會,還可以為社區提供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各地可適當加大對公益性崗位的開發力度,根據社區需求和困難群眾的實際情況設置公益性崗位,并給予相應的待遇保障。同時,還應鼓勵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公益性崗位的開發,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以針對性幫扶為推手,完善就業援助保障機制。指定專人分類幫扶,對就業援助對象有針對性的開展個性化就業服務。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就業困難人員,免費提供或推薦簡單實用型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對有能力愿意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等援助對象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培訓、小額貸款、跟蹤幫扶等“一條龍”服務,幫助實現創業……積極落實公益性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等各項扶持政策,幫助援助對象實現穩定就業。 今年的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也是對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回應。全社會也要形成共識,共同營造關心關愛困難群體的良好氛圍,讓這項活動成為困難群體就業幫扶的暖心之舉,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創新思路、多措并舉,我們定能形成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強大合力,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