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透露,近5年中國固態電池全球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0.8%,增速位列世界第一。在太陽能電池方面,目前中國全球專利申請量為12.64萬件,排名第一。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創新與科技相結合才能照亮未來發展之路。 攻克核心技術,握緊發展命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全國科技工作者弘揚優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疫情的磨難加之百年變局,世界局勢亦發復雜,我國科技發展之路亦十分崎嶇坎坷。美國于2018年制定《國家量子倡議法》、《出口管制改革法案》,2019年制定《美國人工智能發展倡議》企圖遏制我國AI技術、AI芯片、機器人、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發展,甚至直接對以華為為代表的高精尖民企進行制裁打擊,意圖在芯片上“卡脖子”。百年前,列強以武力摧殘中國,百年后,美國企圖以科技遏制中國,面對挑戰,中國現在的答案和百年前一樣——絕不屈服,自強不息!歷史告訴我國,唯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研核心科學技術,開辟多元新領域新賽道,才能不斷提高我國科技、經濟發展的自主性、獨立性,確保在國際復雜局勢中的安全性,從而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征程中取得勝利。太陽能電池的成果是我國“自強不息”的第一步,但絕非最后一步。 重視人才培養,優化發展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科技發展在于創新,創新以人才為基石。一方面要重視教育制度,讓人才不“淹沒”人群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拓寬受教育者眼界、培養創新精神,提供表現舞臺,挖掘專項人才,讓“偏科”人才嶄露頭角。另一方面,國家要給與政策上的支持,科研人才有盼頭,革新晉升機制,摒棄“人情事故”糟粕,從看“資歷”變成看“實績”,讓科研人才不再苦熬資歷;提高薪資待遇,讓有學歷、有能力、有技術的人才不因“五斗米而折腰”,全心投入科學研究。 發揚“三牛”精神,營造良好科研氛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牛力,不用揚鞭自奮蹄,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歷史輝煌!建國之初,在物質匱乏、技術落后、條件惡劣的情況下,滿懷愛國情感、憂心人民的革命先輩放棄外國橄欖枝,回到中國,爭當為人民奉獻的“孺子牛”、爭當為科學不斷創新的“拓荒牛”、為爭當國家強大深耕科研永不言棄的“老黃牛”,他們正是帶著這種精神投入研發工作中,創新創造、成就一個又一個科學奇跡!身為后繼者應當傳承其精神,在我國科學技術被“卡脖子”的艱難時期,如革命先輩般以國強民強為初心,在科學領域創新思想、方法,深耕其中,讓中國科技響亮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