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22日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獲得聯合國會員國和聯合國秘書處工作人員的熱烈歡迎和踴躍支持。有著有數千年歷史的中國春節成為“世界節”,不僅彰顯著“中國年”本身的強大傳播力、影響力,更象征著東西方民心的相融相通以及中華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鑒。 世界共享“中國年”是中國節日走向世界。春節是我國最悠久、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是萬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日子,承載著中華民族對和諧和睦、美好生活的認同與祈盼。春節被確定為聯合國假日,從“中國節”成為了“世界節”,貼春聯、備年飯、掛燈籠等各種春節習俗出現在了世界的各個角落,這是春節所蘊含的傳統儀式、東方元素、價值理念走向世界,彰顯出“中國年”本身的強大傳播力和影響力。在“中國年”升級為“世界年”的過程中,“春節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已逐漸成為共識,傳承賡續數千年的中國春節為世界共享。 世界共享“中國年”是東西方民心相融相通。中國春節成為“世界節”,為世界各國人民感知、接觸、體驗中國年打開了一扇門,進一步搭建起東西方人民深度互動、心靈交流的橋梁。美國地標建筑上的中國紅、巴拿馬的春節慶典、馬來西亞的祈福活動、法國市政廣場上掛起的大紅燈籠……如今,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以不同形式慶祝春節,聯合國秘書長每年都發表春節賀詞,世界各地舉辦的日益豐富、廣泛的春節活動吸引了不少當地居民的參與,東西方民心在世界共享“中國年”中愈發相融相通。 世界共享“中國年”是世界文化交流互鑒。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戴兵表示,中國推動春節成為聯合國假日,是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務實行動。春節承載了中華文明數千年的文明積淀,是有著濃厚歷史底蘊的文化瑰寶。世界共享“中國年”體現的不僅是春節為世界各國人民所共同歡度,更是東西方文化層面的互相尊重、相互了解、相互交流,是多元、包容的文化價值理念的一次生動實踐,與21世紀國與國日益相互依存、命運與共的時代背景深度契合。 春節成為聯合國假日,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機,要進一步深入挖掘春節的文化內涵和更多其他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抓住世界共享“中國年”的契機,促進東西方民心互融互通、東西方文化互鑒互享,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世界感染力、感召力,讓中華文化“活起來”“火起來”,跑出“真速度”“加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