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表示,江蘇省今年全年建成保障性租賃住房11.74萬套,完成棚改18.85萬套,這三項民生實事任務已超額完成。今年初,城鎮棚戶區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被列入本年度省政府民生實事。當下,江蘇步履不停為托起群眾“安居夢”努力,解決“住有所居”問題,向著“住有宜居”目標不斷邁進。 住有所居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江蘇省政府高度重視和關注住房民生問題。一方面,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投入力度,通過建設公租房、棚戶區改造等方式,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穩定、舒適的居住環境。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防止房價過快上漲,確保人民群眾能夠買得起房、住得好房。另一方面,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售并舉的住房制度”的要求,在政府提供多方支持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引導多主體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保障性租賃住房。讓外來人口留得下、住的安。 對城市的發展而言,人才是關鍵。江蘇省是經濟大省,在做好引進人才的配套和后半篇文章上更是積極作為、持續發力,做好城市和人才的“雙向奔赴”。江蘇省已連續兩年將保障性租賃住房列為民生實事項目。通過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為人才提供穩定、舒適的居住環境。據統計,2023年江蘇省保障性租賃住房新開工17.02萬套、基本建成11.74萬套,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113.46%、131.01%,已構成“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體系。今年,蘇州將“新增青年人才公寓2萬套”納入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以“配套齊全+智能科技”的“潮流loft”的形式,滿足新興年輕人才的優居、休閑、娛樂和社交的需求。 城市化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解決住房問題不僅為人才提供安居之所,還為城市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城市化進程。江蘇省在解決住房民生問題的過程中,注重與城市化進程相結合。優化城市布局,制定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明確城市發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形成功能互補、協調發展的城市格局。不僅如此,江蘇省明確有溫情、有溫度的城市才是現代化的城市,始終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在老舊小區改造上,推進適老化改造,對小區活動場所、住宅樓梯間等日常高頻次使用的公共空間重點考慮改造階梯加裝坡道、設置防滑設施等設施,在樓棟內設置“爬樓機”、休息座椅等設施,滿足老年群眾的需求。 新征程上,江蘇省持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推進民生實事,解決住房問題,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促進社會穩定,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未來,江蘇省政府會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管理和監督、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推動住房問題解決方案更好地落實落地,交上一份讓人民滿意的民生答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