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這場重要會議在定調明年重點經濟任務的同時,也為下一階段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指明重點。此次會議圍繞民生工作作出一系列具體部署,在住房、收入、稅負、消費、三農等多個方面均有明確指向。體現出中央把改善民生當做工作重心,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布局三大工程,破解住房難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詩圣杜甫發自內心的呼喊。千百年來,住房的問題在百姓的“衣食住行”中始終占據重要地位。此次會議提出,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此項措施的推進,將保證房地產的穩定運行,解決年輕、外來群體、工薪階層的住房需求以及新時期對于居住生活安全的配套設施訴求。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破解住房難題,安居才能樂業。 抓好三農工作,推進城鄉融合。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但是鄉村仍有約5億人口,農業仍是國家的根基。因此,本次會議對三農工作做了強調,讓農村居民接受城鎮均等化公共服務,新增部署“三農”工作以及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綠色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相互支撐,助力實現農村美、農民富、農業強的重要目標。 增加居民收入,釋放消費潛力。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在后疫情時代,如何提振消費信心是經濟發展的重難點。會議提出要有效投資,不僅要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形成新的增長點,也要結合“雙碳”目標做到綠色發展,還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潛能。將消費和投資聯系起來,是從長遠來考慮,投資重點照顧民生方向,既符合大會主題,也為未來經濟工作打開了新的突破口。投資帶來就業,就業提高收入,收入帶來消費,這三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 落實財政政策,兜牢民生底線。如果說投資和消費是引擎,那么民生和社保就是安全帶,為經濟穩步前進提供保障。本次會議提出要優化財政結構,強化財力保障。明年財政或將更多向民生、社會保障領域傾斜,在“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更多關注涉及民生領域的非經濟目標。只要大幅度地改善民生,就能夠從源頭上減小社會矛盾產生的幾率,減弱社會矛盾的“烈度”從而有效地穩住社會的基本面,維護社會的安全局面,讓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照進現實。 住有所居、勞有所得、老有所養,是百姓具體而微的生活期待,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這些百姓最關注的民生大事重點部署,體現了保障民生的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