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和省長許昆林陪同下,來到鹽城市考察新四軍紀念館。總書記強調,新四軍的歷史充分說明,民心向背決定著歷史的選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要用好這一教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我黨的光榮傳統和光輝歷史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是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偉大的新四軍精神是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中孕育出來的,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四軍作為“黨領導下的一支鐵軍”,其精神最顯著的特質就體現在“鐵”上。積極傳承新四軍精神,對打造一個如“鐵”般強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具有重要的意義。 傳承新四軍偉大鐵軍精神,堅定鐵的信念。信念如鐵,堅不可摧。新四軍之所以能頭頂“鐵軍”殊榮、歷經“皖南事變”等磨難而百折不撓,從根本上講,靠的就是如鐵般強大的信念力量支撐。“劉老莊連”82名勇士為掩護主力部隊和領導機關轉移,血戰1600日偽軍,殲敵170余人,全連英勇犧牲的悲歌壯舉,就是新四軍鐵一般信念的最好詮釋。中國共產黨正是靠理想信念這一“特殊材料”鑄就的偉大政黨。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絲毫不亞于一場新的革命戰爭。中國共產黨人唯有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擁護“兩個確立”,不斷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方能斗志昂揚、勇往直前,不斷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輝煌。 傳承新四軍偉大鐵軍精神,熔鑄鐵的擔當。“為了社會幸福,為了民族生存,鞏固團結堅決的斗爭。抗戰建國高舉獨立自由的旗幟,前進,前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新四軍軍歌,鏗鏘有力地唱出了新四軍人“抗戰救國”鐵的擔當敢于擔當、善于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上,來自國內外、黨內外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有增無減。中國共產黨人要想交出讓人民滿意的答卷,我們就必須堅守初心使命,主動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做到干部敢為,真抓實干求實效。 傳承新四軍偉大鐵軍精神,堅守鐵的紀律。新四軍之所以被譽為“鐵軍”,集中統一、令行禁止的紀律是重要標識。比如,在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基礎上制定的“三大紀律、六項要求和十項注意”和《新四軍十條軍規》、《新四軍擁政愛民十大公約》等鐵的紀律就是具體體現。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嚴明紀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和治本之策。堅定不移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始終贏得民心、引領時代方向的不二法寶。 一言以蔽之,新四軍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2023年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新四軍紀念館,表明了對傳承弘揚新四軍精神的高度重視。新時代新征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緊緊依靠人民,勇于斗爭、敢于勝利,全力投入到民族復興偉大斗爭中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