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通知,自2024年開始,我國將在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城市體檢。通過城市體檢,查找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和城市建設發展的短板,有針對性地實施城市更新改造,逐步建立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的城市體檢工作機制,系統治理“城市病”,建設更有韌性、更加宜居、更具智慧的現代化城市。 聚焦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減少影響安居和城市發展的城市病。環境污染和交通擁堵等現象是城市發展中的頑疾,各大城市要在發展中完善更新,逐漸緩解直至解決這些城市病。一方面,貫徹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增加了安全韌性、綠色低碳、全齡友好等方面的建設評估指標;另一方面,更加聚焦城市建設重點任務,與城管執法環保等各部門工作全面對接,優化工作體系。選取樣本城市、試點城市開展城市體檢工作,就是查找和解決影響安居和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使城市持續健康高質量的發展壯大。 聚焦生活宜居人民幸福,打造更加舒適更有品質的城市生活。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工作,把城市體檢直插群眾身邊直插城市最末梢,將街道、小區、邊角地帶列為城市體檢的基本單元,查找出公共服務場地、文化運動中心、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等設施配建不達標、功能不完善、服務不到位的情況,列出問題臺賬、整改清單、錄入信息平臺并實施動態更新,為城市更新改造提供科學合理有力的支撐。城市更新也推動著產業結構調整、技術迭代更新和新舊動能轉換,如用清潔的服務業取代污染較重的制造業;可以改進汽車技術,發展混動及新能源汽車產業,減少排放;同時也可以合理的增加建筑綠化面積、發展裝配式綠色建筑,打造海綿城市、森林城市,提升城市品質。 聚焦創造性更新,探索數字化智能化面向未來的智慧新都市。探索社區數字化平臺應用,如浙江衢州探索利用以“鄰禮通+IOC”為核心的社區數字化平臺,豐富城市體檢調查問卷體系,目前改系統已集成多部門數十項項核心業務和特色應用,處理報事報修2.3萬余件,問卷調查發起5300余次,精準查找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提升城市基層治理能力和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為實現基層智治、城市智能更新進行了有益探索。目前正如火如荼建設的雄安新區,是智慧城市的典范,各地城市體檢要善于學習借鑒有益經驗,綜合運用信息化網絡化的技術手段,敢于打破傳統城市建設中以物理空間為標準的實體建設,結合高端芯片、傳感器、智能終端在內的硬件及數據管理系統、操作系統在內的基礎軟件,探索更多面向未來的新一代數字化、智能化的數字城市。 總之,要以城市體檢助推城市更新行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常態化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活化利用現存歷史遺存,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等重難點任務,持續提升城市品質,把人民滿意作為城市體檢的最終落腳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