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在重慶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闡明了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交流,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重點強調絲路精神下科技交流合作的意蘊。 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厥走^往,科技創新推動“一帶一路”成為合作共贏之路,取得的累累碩果遍布華夏大地,各國民眾在這片汪洋大海盡享豐收喜悅。在中埃共建的國際聯合節水灌溉實驗項目中,中國先進的灌溉系統解決了水資源短缺問題;中印合作修建的雅萬高鐵,為印尼高質量發展帶來先進人才和技術支撐......一系列實踐見證了“一帶一路”中國倡議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到精耕細作“工筆畫”的生動轉變,突出了科技創新的戰略引領作用,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有志之士參與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讓絲路精神在勇攀高峰的征程中熠熠生輝。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創新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地區沖突形成新的陰霾,經濟挑戰愈發嚴峻。在“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征程上,中國清醒地意識到,人類是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要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合作包容的姿態打造互惠互利的國際局面,多渠道整合資源,形成強大科技聯盟。在接下來的“一帶一路”共建中,需聚焦數字經濟、智慧城市、云計算等技術手段的發展,始終秉持合作共贏理念,與各國共享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帶來的機遇,助力數字化轉型。 在當今社會,科技協作與合作儼然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因素,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從經濟貿易合作到民生建設投資,從“軟聯通”到信息平臺打造,生動詮釋了新時代背景下“共建創新之路,同促合作發展”的內涵。在“一帶一路”大科學工程等項目中,中國向世界展現出積極解決全球性重要科技問題的堅定信心。為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科技合作與發展,需堅持以創新為引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優化科技創新政策,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兼容并蓄的文明姿態與世界各國開展科技合作,充分發揮中國主體作用,奏響“一帶一路”創新合作交響樂。 古老的絲綢之路搭建起東西方文明的交流橋梁,如今的“一帶一路”是科技創新背景下這條古老之路的重生,為各國的科技合作打開了更寬廣的視野。同時“一帶一路”承載著各國人民共謀發展的希望,對經濟的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時代證明,共建“一帶一路”站在了歷史正確一邊,走的是人間正道,需不斷筑牢科技創新根基,厚植科技合作沃土,讓發展成果惠及各國人民,以務實行動奔赴下一個金色十年,向世界展現中國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