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是世界動畫日。對于80、90后而言,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在動畫片的陪伴下度過的,那些經典的動畫形象,給我們童年帶來了無盡歡樂,也教會了我們勇氣、智慧、善良和友愛。近年來,國產動畫崛起,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的國產動畫光彩奪目,這是幾代中國動畫人的努力成果,也是中國動畫事業走向成熟、走向自主創新的標志。 以文化自信塑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主體精神,動畫領域刮起傳統文化風。今年暑期一部國產動漫《長安三萬里》一經上映就引起熱議,該部國產動漫以動畫的形式大大滿足了觀眾對于盛唐浪漫主義的幻想。“人生得意須盡,莫使金樽空對月。”“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聽到這些經典詩句在動漫作品中吟誦時,很多觀眾不禁心潮澎湃。 中國動畫汲取了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元素,這些作品里展現的中國獨特的文化元素、歷史傳統和民族精神,激發了青年人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這種文化認同也有助于加強中國青年的國家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事實上從2015年《大圣歸來》的斗志昂揚到2016年《大魚海棠》的溫柔婉轉,從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逆天改命到今年《長安三萬里》的浪漫唯美,一部部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國產動漫的誕生、熱映,都在向我們昭示國漫正在崛起。國產動畫的改良和品質創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電影院,關注和喜愛中國動畫,這為中國文化的輸出提供了新的機會和平臺。又比如《白蛇緣起》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呈現得到了觀眾的喜愛,這也啟發了中國動畫電影人在后續創作中更加深入地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獨特元素和故事內核。 在發展過程中,中國動畫逐漸注重原創作品的創作和推廣,原創作品不僅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內涵,還能夠更好地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為整個動畫產業帶來更多的活力和創新。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平臺的興起,中國動畫作品得以通過各種渠道傳播和推廣。騰訊視頻等網絡平臺今年推出的《狐妖小紅娘》,為中國青年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創作才華和表達能力的機會,不少年輕人受到啟發,創作了自己的動畫作品,培養了創意思維和藝術表達能力,不斷豐富了國內動畫創作的多樣性。 動畫片不僅可以帶給人們快樂,也是傳播知識文化、價值觀念的重要媒介,我們應給予動畫產業發展以足夠重視,打造具有民族屬性的動畫產業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國產漫畫正在一代又一代制作人的努力下逐漸崛起、砥礪前行。中國動漫,未來可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