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國內規模最大的車網互動示范中心日前在無錫投運,能聚合50輛新能源車對電網反向送電。此次建成的車網互動示范中心占地面積超14500平方米,融合光伏、儲能、充電、放電多功能系統場景。前期進行了試驗,50臺新能源車同時開始對電網反向送電,30分鐘的反向送電功率近2000千瓦。目前,該電量已接入市級虛擬電廠平臺,全年可為電網用電高峰時期提供220萬千瓦時的電量支撐。 車網互動示范中心的投運,是支撐新能源消納和推動充電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自8月23日建成投運以來,車網互動示范中心累計完成放電300余次,放電電量超過1800千瓦時。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強國,基本實現了彎道超車。“車網互動”的投運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后續支撐,對促進電網供需平衡、提高電力系統整體運行效率、實現分布式新能源可靠并網等具有重要意義。 新能源汽車對供電需求較大,在電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需尋求多種方式,實現削谷填峰支持電網穩定的雙贏效果。“車網互動”的投運可聚合新能源車對電網反向送電,車主獲相應補貼,從而達到電能的多重利用,有效節約能源,實現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雙贏。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擴大,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不斷增大。充電問題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最后一公里”,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發展尤其重要。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有助于緩解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里程焦慮,對新能源汽車的擴大消費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車網互動”可通過充電樁與電網進行能量信息互動,引導新能源車主有序錯峰充電,解決充電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目前我國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以充電樁充電為主,交流充電樁具備價格較低、占地面積較小且對配電要求較低,更適合私家場合使用;直流充電樁雖然能快速充電,但建設成本較高、占地面積較大,且需要大型變壓器滿足配電要求,更適合專用充電站使用,以滿足顧客緊急充電的需求。“車網互動”融合光伏、儲能、充電、放電多功能系統場景,后續還將建設二期工程,增加超級充電、移動充換電等,可一次性滿足144輛車的充電需求、50輛車的放電需求、400輛車的換電需求,更好地推動充電轉型。 車網互動示范中心的投運為全國新能源電動汽車推廣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為其他城市的相關基礎設施投入提供了優秀的參考答案。“車網互動”真正意義上為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在全球繼續走俏,做出了有力的后部支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