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于基層治理論述摘編》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論述摘編》分7個專題,共計216段論述,摘自習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3年9月21日期間的報告、講話、說明、賀信、回信、指示等130篇重要文獻。 基層治理,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礎,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是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它不僅是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橋梁,也是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基層治理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觸及民生,通過有效的方式滿足了市民的需求,同時也增強了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互信。一個強大的基層治理系統可以有效解決各類社會問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因此,我們必須深入思考和探討如何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基層治理,滿足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提高基層治理機構的專業水平,通過加強培訓和提供技術支持,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各類復雜情況,要加強問責制度,對基層治理機構的工作進行監督和評估,確保基層治理的服務質量和效率。 基層治理的重要性還在于其多元化和靈活性。不同地區、不同群體有不同的需求和問題,通過多元參與、靈活應對、創新實踐,基層治理能夠更好地滿足居民的需求,提高治理效率,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要不斷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提高他們的能力和素質,可以通過培訓、選拔、考核等方式,選派有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干部到基層單位工作,同時加大對基層干部的培訓和關懷力度,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相關資源和平臺,激勵和引導群眾參與基層治理,促進政府、社會組織和群眾共同參與治理,形成多元化的治理結構。 未來的基層治理需要更加注重創新和智能化。創新將推動基層治理的現代化,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將提高治理的效能,讓基層治理更加貼近民生,更加高效便捷。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提升基層治理的效率和精確度。通過建立數字化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和快速響應,更好地解決市民的實際問題。要加強基層社區的建設,營造良好的社區氛圍,建立起互助、友好、和諧的社區關系,通過加強社區教育、文化活動等方面的投入,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溫暖和安全,提升社區居民的整體素質和幸福感。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在新時代下,基層治理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改進和創新基層治理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需要政府、社會組織、居民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共同攜手,才能夠實現基層治理的現代化和智能化,構建一個更加公正、公平、和諧的社會,讓每一個市民都能享受到穩定幸福的生活,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不懈奮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