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此時節,柿紅菊華,氣溫驟降,秋寒、秋燥、秋郁、秋乏多會不請自來,故民間素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廣大黨員干部當主動補足精神之鈣、補充行動之能、補益清廉之氣,以蓬勃昂揚之姿奮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書寫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青春華章。 懷“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初心,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唯有馳而不息學習黨史理論,用好百年黨史這本“鮮活教材”,才能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初心使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動為偉大事業“添磚加瓦”。從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到新時代偉大抗疫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蘊含的前行之力意義深遠,黨員干部要從黨的創新理論、優良傳統、百年奮斗歷程中補足精神之“鈣”,根除“軟骨病”。當前,第二批主題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廣大黨員干部要繼承并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強化理論武裝、筑牢思想根基,常學常新、常悟常進。 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厚植為民情懷,補充行動之能。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員干部要時刻把為民情懷融入血液、人民利益置于首位、人民安危放在心中,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工作優劣的標準,以“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將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這一面,不斷從人民群眾中吸取智慧和行進力量。我們要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期盼,聽黨話、跟黨走,自覺到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中去經受磨礪、增長才干,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攻堅克難,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不達勝利決不罷休,竭盡所能創造更大的人間奇跡。 持“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正心,恪守為官之道,補益清廉之氣。近來,多名“90后”干部被調查審查的通報引人關注,唏噓的同時我們必須深刻反思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該如何扣好。廉者,政之本也。面對機遇與誘惑、錯綜與復雜,黨員干部要奮斗有為,而不能胡作非為,要以“零容忍”的高壓態勢與腐敗行為作斗爭。遠有于謙、海瑞等清官廉吏,近有張桂梅、廖俊波等時代楷模,他們廉潔奉公、一生為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以實際行動贏得了世人的認可。對于干部而言,“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必須正確處理公與私、親與清、情與法的關系,始終對權力心存敬畏,恪守執政為民底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