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古絲綢之路上的陣陣駝鈴,拉開了中國與亞非歐各國交往的華麗序幕。如今千年絲綢之路繁榮再現:中歐班列、中吉烏鐵路、科倫坡港口城……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載櫛風沐雨,十載春華秋實,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 擘畫宏偉藍圖,夢想種子長成參天大樹。2013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至高理念到付諸行動,從美好愿景到壯哉現實,從高屋建瓴的“大寫意”再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取得的成就“實打實、沉甸甸”。截至目前,我國已同152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互惠共贏軌跡遍布全球五大洲,為破解世界發展難題、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成為世界公認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十年共建,“一帶一路”這顆承載夢想的種子,如今已長成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凝聚磅礴力量,攜手應對世界百年之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場變局不限于一時一事、一國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闊的時代之變。時代之變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面對國際局勢中的風風雨雨乃至驚濤駭浪,同處一個地球,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唯有同舟共濟,才能形成共同應對挑戰的磅礴力量,才能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團結應對風險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蘇之路。過去十年,中東各國在“阿拉伯之春”的動蕩余波中苦不堪言。自2013年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東各國深諳和平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之要,大力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十年共發,如今雙方碩果豐收。 續寫絢麗華章,鋪就更寬更廣幸福路。今年以來,各國政要密集訪華:從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到博鰲亞洲論壇;從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到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再從2023年服貿會先后舉辦,再到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不難看出,越來越多伙伴國家同中國雙向奔赴,攜手開啟合作新篇章。“一帶一路”,是一條造福世界的和平之路;是一條實現經濟大融合的繁榮之路;是一條集聚創新資源的創新之路;更是一條文明交流互鑒的文明之路。“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這個倡議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探索遠親近鄰共同發展的新辦法,開拓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習近平主席字字鏗鏘,闡明初心,盡顯大國擔當。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未來,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推動“一帶一路”共建,讓這條造福各國的“發展帶”更加繁榮,惠及世界的“幸福路”更加寬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