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近年來,全球各地不斷爆發的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然而,我們也從中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這是與我們的命運緊密相連的,是關乎國家民生福祉的,更是與全球衛生息息相關的。 以強健體魄筑牢健康“防火墻”。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等因素,越來越多的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弱。“完全人格,首在體育。”在日常生活中,要在“野蠻其體魄”中增強體質,開闊心胸,另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個人健康素養。只有當我們個人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為自己的人生積蓄遠航的力量。正如“劉畊宏女孩”的興起,代替“葛優躺”,越來越多的人堅持鍛煉,其背后正是大家追求健康生活得態度和理念。據《2022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情況》顯示,2022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7.78%,比2021年提高2.38個百分點。 以主動作為賦能民生“主旋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這也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民健康的重視。一個國家的繁榮與人民的健康密不可分。要實現實現健康中國建設,一方面,要讓人民有“醫”靠。完善健康保障,建立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推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另外,關注弱勢群體的健康需求,確保每個人都能平等享受到健康資源。另一方面,要從“治已病”轉變為“治未病”的理念,加強引導,重在“防患于未然”,從小區健身器材的完善到健康生活公益廣告,帶動全社會共同努力,綠色生活,創造一個安全、健康和繁榮的國家。 以合作共贏推動全球共同體。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保持的合作姿態,讓發展成果惠及全球各國人民。從全球疫情中,我們要意識到共同挑戰需要全球共同應對,疾病沒有國界,我們的命運緊緊相連。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必須加強國際合作,分享信息、經驗和資源。我們應該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的工作,共同研發和分發疫苗,加強邊境衛生監控和合作。只有全球各國攜手合作,才能有效地遏制疫情的蔓延,保護全球人民的健康與安全。 在這個正在經歷世界之變、時代之變的大環境下,讓我們攜起手來,保護個人健康,國家民生和全球人民的福祉。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貢獻,無論是通過個人行為的改變,支持國家政策的推動,還是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