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視力日,世界視力日活動始于2000年,在世界衛生組織的主導下,和國際防盲協會共同發起,旨在宣傳視力的重要性,倡導人們關愛眼睛,避免視力損傷。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眼睛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尤其對青少年兒童來說,眼睛是學習知識、認識世界、開拓視野的窗口。據世界衛生組織此前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近視患者人數高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據國家衛健委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近視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年齡越來越小,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提醒我們,保護視力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 增強宣傳引導,培養用眼意識。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3年教育部辦公廳制定了《2023年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系統謀劃和扎實推進新時代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為科學指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今年6月,第二屆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講團廣泛征求并采納相關專家意見,發表《近視防控三十問答》,回答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常識類、預防類和干預矯治類問題。相關政策文件的出臺及科普知識的宣傳,“視力保護”話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合理健康用眼,預防近視問題。近視由于其難以治愈的特性,決定了近視預防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進行正確用眼教育,及時干預孩子用眼行為,預防近視發生。比如在孩子的臺燈選擇上,盡量去選擇溫和、穩定、色溫接近自然光的,避免在光線太亮的環境下閱讀,有效減輕孩子用眼疲勞;引導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頭正、身直、腳平,遵循“讀寫三個一”;用眼過程中勞逸結合,持續用眼1小時后休息10分鐘,用遠眺或眨眼方式幫助放松眼部肌肉;日常注意營養均衡,多準備魚類、水果、綠色蔬菜等有益于視力健康的膳食,促進視力保護。 加強自我管控,做好日常防護。研究表明,長期使用智能手機可能會導致視力受損。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團隊發現,使用智能手機超過三年的人群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視力受損。長期使用手機,屏幕畫面轉換頻率過快、光線過強、眼睛距屏幕太近,很容易造成眼調節疲勞以及視覺疲勞,同時,熬夜使用手機也會對視力產生影響。唯有常態化做好近視預防工作,才是保護視力的“最佳打開方式”。健康的用眼習慣,需經常參與戶外活動、擁抱大自然,日常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長,糾正錯誤用眼習慣,保證全面豐富膳食和充足睡眠,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多措并舉,守護明亮“視”界。 “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覺未多。”光明的未來,離不開明亮的雙眸。讓我們共同攜手,守護“睛”彩,讓“視”界充滿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