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浙江進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經濟發展和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從戰略全局高度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在加快數字化轉型中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發展日益成熟,已全方位融入社會經濟發展各個領域。數字化浪潮在當今社會儼然是一種變革性力量,是國之大者,也是民之關切,彰顯了我國科技創新的雄厚實力,是產業轉型升級和增進民生福祉的“指揮棒”。新征程上,持續增強數字化發展能力是一項重要任務,推動數字經濟破圈發展、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數是現階段關鍵目標,擘畫好數字經濟的藍圖,高質量發展方能奮楫揚帆逐浪高。 以產業發展鑄魂,夯實鄉村振興根基。現代化中國建設離不開數字經濟,這在極大程度上為農村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有效推動農村產業的升級和轉型。舒展鄉村嶄新畫卷,數字經濟所釋放的活力篇章栩栩如生——利用電商直播,云南普洱茶暢銷全國各地;搭建“云端”軟件,四川鄉村的特色旅游風生水起;翻轉智慧課堂,貴州畢節的山里娃跨越千里與城市孩子共享課程......日益完善的數字技術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越來越多的優質資源觸達廣袤鄉野,進一步提升了鄉村經濟數字化水平。縱然數字經濟惠及鄉村,但“補短板”仍是推動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命題,要不斷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從促進數字改革、強化產業發展、優化人才渠道等方面入手,持續提升村民素養與技能,為人才補充“數字能量”,為產品插上“數字引擎”,答好鄉村振興數字化發展問卷,夯實鄉村發展根基。 以科技創新固本,激活高質量發展動能。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就是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近年來,我國借助科技創新的磅礴力量不斷拓展發展前景,遠在沙漠邊緣的云數據能掌控千里之外的無人駕駛車;貴州的“萬企融合”行動帶動數以萬計的企業觸“網”登“云”,實現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在數字化發展的風口浪尖,為做大做強數字經濟,關鍵是要牽住創新驅動“牛鼻子”,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市場優勢,解決技術“卡脖子”問題,打破國外技術封鎖與壟斷,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握牢科技自主權,逐浪數字之巔,匯聚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以改善民生賦能,實現數字資源共享。發展數字經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一項重要任務,“發展為民、創新利民、數字惠民”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賽道上的主旋律。現如今,數字醫療、智慧養老、數字政務等場景隨處可見,數字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地域阻隔和時空限制,“數字紅利”觸手可及。時代在發展,而為民服務的任務永不褪色,相比于傳統線下業務辦理費時費力,各地正積極探索“數字政府”新模式,提高為民辦事效率,擦亮民生改善成色。為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群眾幸福感,需打好數字技術攻堅戰,根據實際大膽進行數字化建設,不斷推動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讓數字建設惠及更多群眾。 “數字中國”建設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時代所趨和大勢所向。數字化發展征程,任重道遠,我們仍需砥礪前行,擘畫好數字經濟新藍圖,方能推動“數字巨輪”揚帆遠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