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后部署設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十年間,從上海起步,廣東、遼寧、山東等21個自貿試驗區及海南自由貿易港,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為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全面總結再啟航,復盤十年經驗深耕改革“試驗田”。自貿試驗區的成功集中體現在堅持黨的領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夠確保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正確政治方向,才能快速調動各方面參與建設、改革和創新的積極性。作為代表的上海自貿區,對標世界最高標準,大膽試、大膽闖、及時改,率先探索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投資貿易制度體系。當前,國際形勢不斷變化,面對新機遇和新挑戰,亟需進一步擴大開放,暢通內外雙循環,各地自貿區先行先試,在國家層面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繼續發揮其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為國家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敢闖敢試敢擔當,勇做開拓進取攻堅克難“急先鋒”。黨的二十大作出了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重大部署,賦予了自貿試驗區更加重大的歷史使命。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證照分離”改革,個性化服務監督體系,如何在這些創新的成果上繼續闖難關、破藩籬,進一步深化改革攻堅?目前,各省已在全力推進,如實施科技體制改革攻堅行動,瞄準自貿區建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著力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深入推進智改數轉工程,推進自貿區科技水平再上新臺階。各地自貿區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勇做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的先鋒,不斷探索創新,努力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 統籌發展與安全,攀登自貿區全面提升戰略“新高地”。自貿區的建設,要處理好推進制度型開放與加強風險防范的關系。各地自貿區的政府管理部門,加快建立適應更加開放環境和有效防范風險的管理體制機制。持續完善針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個性化服務,提高工作效率,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強創新研發,不斷為企業健康發展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時加強對企業的日常監管,圍繞為企服務中各項風險點,特別是企業質量安全系統的運行開展有針對性的監管,實現前端放得開,后端也守得住。 開放是文明進步的必由之路,是繁榮發展的重要動力。新征程上,各地自貿區以及改革創新者們要在十年寶貴經驗的基礎上,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繼續當好制度創新的“領頭雁”,在改革開放中不斷發展,揚帆啟程再出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