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陣陣秋風,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假期在眾人的期盼中如約而至。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撞了個滿懷”,連休8天的“超長黃金周”是大部分上班族不可多得的假日時光,眾人紛紛開啟了“探親”、“旅游”、“亞運”等多重娛樂模式來釋放大半年的工作壓力。探親流、旅游流高位運行,全社會人員流動量大幅增長,讓今年的雙節假期成為“空前火爆的假期”。做好各方面的服務,切實提高群眾出游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才能釋放消費新潛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暖心服務,聚力“舒心游”。今年國慶作為疫情開放后的第一個國慶,出游人數大幅度增長,各主體單位致力于為游客提供暖心服務,吸引消費者游玩體驗、刺激消費,從而拉動經濟增長。部分旅游景點根據需求精準提供暖心服務,景區內供游客免費停車,衛生間設置女性專屬美妝區,免費提供基礎美妝產品等;多地政府單位對外開放停車,在不影響交通的前提下允許車輛有序停放在城區主次干道一側,緩解群眾停車難的問題;交警部門在人流量大的地區啟用無人機空中巡邏,指揮疏導車輛有序通行,保障群眾安全出行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小動作”無不體現了對群眾和消費者的關懷,用最暖心的服務來聚力群眾“舒心游”。 精心服務,打造“特色游”。為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全省各地推出了一批批精心準備的文旅項目。常州第七屆太湖灣音樂節、蘇州陽澄湖畔電音嘉年華,讓無數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南通海門整合優質文旅資源,打造研學精品旅游路線,舉辦特色中秋游園會,讓游客深入了解海門;連云港東海水晶雕刻非遺館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迷人光彩……各具特色的文旅“大禮包”不僅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更是一場文化展示的盛宴,讓省內游客為江蘇而感到自豪,讓省外游客深入了解江蘇文化底蘊,真正實現各地游客看得有趣、聽得悅耳、玩得盡興。 用心服務,保障“放心游”。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的“空前火爆”,呈現出了一片快樂熱鬧的場景,但也要預防各種侵犯游客權益的事件發生,一要強化宣傳引導,讓消費者敢于維權,便于維權,控制維權成本,不因偶發事件影響假期游玩計劃;二要規范市場秩序,假日游客集中,服務行業承壓較大,部分地區旅游業建設良莠不齊,服務不規范現象時有發生,有的餐飲行業強制最低消費,無法滿足消費者個性化消費需求,有的住宿行業坐地起價,破壞市場秩序,有的景區商家哄抬物價,以次充好,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體驗等。相關部門可強化宣傳,聯合執法,加大市場秩序綜合監管力度,強化重點領域監督檢查,完善快速響應機制,為廣大游客創造舒心放心的消費環境,讓游客真正做到“放心游”。 今年中秋國慶的“超長黃金周”,不僅是群眾出游放松的好時機,也是建立文旅品牌、拉動經濟增長的好時機,相關單位應做好各方面服務,提升群眾消費的體驗感,促進消費潛力充分釋放,讓有形的物質消費和中秋節、國慶節無形的精神力量相得益彰,讓假期更加充實、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