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歌,再次賜予我們一片美好的景色。在喜迎第19屆亞洲運動會的熱烈氛圍中,舉國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74周歲華誕。全國上下,每個面孔上都鐫刻著祖國繁榮的光輝、每個手中都舞動著鮮紅的旗幟、每個心間都流淌著對家國滿滿的寄托。錦繡親情,如紅海鋪滿視線,笑容洋溢,滿懷熱切情愫。放眼神州大地,山河壯麗錦繡,人民安居樂業,喜慶的節日氛圍里蘊藏著濃濃的家國情懷。 愛國,是永遠閃耀在國家的主旋律上的良音,它代表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偉大祖國最深厚的感情。愛國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讓人民與祖國之間建立起最堅實的情感紐帶。在這國慶佳節,請厚植愛國情懷,將對祖國的熱愛化作對人民、對家鄉、對工作的熱愛,為祖國的美好明天踏浪前行,為祖國的宏偉大業矢志奮斗。 愛國,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從“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杜甫、“精忠報國”的岳飛,到拒倭寇于海外的戚繼光、收復臺灣的鄭成功;從抗日名將張自忠,到餓死不食救濟糧的愛國文學家朱自清;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雷鋒、焦裕祿,到改革開放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再到新時代的王繼才、徐夢桃、陳清泉...在中華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眾多英雄的身影,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構筑了璀璨的中華民族山河畫卷。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屹立不倒,正是無數中華兒女以共同的信仰凝聚民族意志,匯聚出了氣勢磅礴的中國力量,創造了中華民族千年不朽的輝煌。 義高便覺生堪舍,禮重方知死甚輕,那些為民族大義而勇敢站出來的人,始終堅信民族大義優先于一切。在戰爭年代,戰斗在敵后的楊靖宇司令,即使胃中無一粟,也未曾退縮,英勇帶領戰士向敵軍發起沖鋒,最終,犧牲在敵人槍口下。此情此景,恰如林則徐所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作為新時代的我們,也要堅定對國家的熱愛信念,經歷各種困難與風浪,始終忠誠不變。歷經挫折與磨礪,仍然堅不可摧,懷揣著理想追求,從不錯過時光,緊追晨昏,時刻準備戰勝困難與障礙,毅然朝著我們黨確立的偉大目標勇往直前。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 祖國的繁榮富強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作為青年,我們應當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使命,將愛國情懷融入我們的血脈和靈魂,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書寫祖國繁榮富強的新華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