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氣秋分,輕寒正是可人天”。金秋九月,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古韻廬州、巢湖之濱盛大召開。本次大會以“智造世界·創造美好”為主題,聚焦數智賦能中國制造,吸引了全球超過1000家企業參展,集中展示了制造業新技術、新產品的國內外領先成果,彰顯了中國制造業在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勃勃生機。 本次世界制造業大會的亮點是集中展示了如量子計算機、動力火箭、時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車、八萬噸模鍛壓力機等一系列智能制造的前沿應用,顯示出數智化正加速覆蓋制造業更多關鍵領域。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數智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加速創新,正日益成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換句話說,“智造”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制造業走上工業舞臺。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應用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設備,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生產要素的自動配置,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通過應用數智技術,企業可以實現能源的精細管理和優化使用,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制造業的綠色轉型。“智造”還提供了全新的研發模式和商業模式,催生了如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一系列新興制造業領域,開拓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為傳統制造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智造”在為全球制造業帶來深刻變革的同時,也成為我國譜寫制造業轉型升級新篇章的重要機遇。面對新技術的、新產業、新業態的日新月異,我國制造業緊緊牽住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牛鼻子”,堅定不移地邁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轉型之路。從江淮腹心的“中國聲谷”,到西湖之濱的“中國視谷”,再到荊楚大地的“中國光谷”……這涌現出的一批批數字產業高地,是我國不斷推進數實融合、夯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果的勛章,見證了我國制造業從跟跑者到并跑者,再到某些領域領跑者的角色轉變。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我國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為77%,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為58.6%,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0萬億元。這些數字背后所代表的,是我國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已駛入快車道。“智造”正在逐漸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和新引擎,讓“中國制造”逐漸轉變為“中國創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展望未來,數智技術將更加深入地滲透到制造業的各個環節中,推動制造業不斷向前發展。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和全球產業分工的進一步調整,中國制造業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對此,企業要積極響應《“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擁抱“智造”升級,構建先進制造能力,進入產業鏈中高端,真正實現制造強國,讓數字賦能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