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合肥隆重舉行,大會以“智造世界·創造美好”為主題,集中展示量子計算機、動力火箭、時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車、八萬噸模鍛壓力機等一大批全球制造業代表性成果,展現了我國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趨勢。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是一國經濟的重要支撐,也是技術創新的主陣地,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 以“創”字開路,加強技術創新,打破關鍵核心技術封鎖。我國在電子通信、醫藥、生物技術、環境技術等領域的創新和研發水平離世界級水準尚有距離,核心技術發展是短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的抓手,要打造好屬于自己的“紅纓槍”,就要造出一個銳利的“槍頭”。要加強在科技創新上的投入,加大政策幫扶,保障資金支持,大力培養高端科技人才,激發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科研人員、一線員工的創造力和創新積極性,讓研發成果兼顧實用和創新兩大屬性。同時把好產品質量關,讓技術真正轉化為成果,推進原創品牌建設,提高“中國制造”含金量,增強“中國創造”競爭力。 以人才筑基,傳承工匠精神,鍛造堅固的“槍身”。人才是關鍵,是制造業迸發活力的源泉。要做好人才工作,吸收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重視技能型人才,抓好職業教育,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樹立多元化人才觀,廣納有能之士,讓豐富的人才資源成為制造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提高人才素質也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要培育能吃苦、肯思考、敢創新、甘奉獻的一線工作者,學習熱愛勞動、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讓腳踏實地干實事、一心一意辦好事、爭創一流戰難事、淡泊名利不求勢成為各行各業的崗位準則,擰緊每一顆“螺絲釘”,讓“中國制造”不懼考驗,勇立潮頭。 以綠色為底色,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大的發展資本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要齊頭并進,綠色制造才能走得更遠。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制造業低碳化發展;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環境危害,應用環保技術,節能減排,開發清潔能源,采用綠色生產原料,打造綠色、清潔、高效的產業鏈;加強管理監督,落實領導責任制,關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同時,良好的市場環境也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引導龍頭企業遵守市場準則,公平競爭,扶持創新型微小企業發展,維護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完善稅收、貸款、投資制度,加大政策激勵,降低交易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