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9日,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在天津舉辦。本屆大賽以“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為主題,以“智慧、綠色、安全、特色”為目標,對接產業需求,讓技術能手亮出絕技,營造了勞動光榮、技能報國的濃厚社會氛圍。 伴隨著我國踏入嶄新發展階段,工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迅猛推進,對技能人才的呼喚愈演愈烈。眼下,面對這樣的舞臺與機會,天下能工巧匠皆集于一堂,競相展現絕艷絕技,超越自我,彰顯出新時代技能人才的風采。矗立在全國技能大賽舞臺上,眾多技能人才紛紛展示出嫻熟技藝,互相切磋,為維護高質量發展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夯實基石。 技能強國,需要多方圓夢搭臺。隨著科技進步和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現代社會對于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但由于技能人才的成才之路比較窄,對于技能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支持相對較少,很多人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舞臺。近年來,政府部門不斷加大對技能人才的培養和支持力度。通過減免稅收、提供補貼等方式,給予技能人才更多的物質和精神激勵。其次,開展各類技能大賽,一方面為才情良匠開啟廣闊舞臺,助力培育鍛造技能人才隊伍,以更好服務社會生產生活;另一方面,激勵比賽選手,讓技能人才更有獲得感,營造引人才、愛人才、重人才的濃厚氛圍,為各類技能人才加快成長創造良好條件。同時,加強與技術院校和企業的合作,建立更加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為年輕人提供更多選擇和機會。最后,企業應當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技能人才提供更好的職業發展平臺,通過實習、培訓和崗位晉升機會,不斷激發他們的潛力和創造力。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夠真正實現技能強國的目標,才能讓年輕人才去圓夢。 “職校就是廢材才去的”、“你以后不努力就要去學技術了”。長期以來,我國社會普遍存在對技能行業的偏見和歧視。很多人認為技能行業收入低、社會地位低,因此,很多年輕人不愿意選擇從事技能工作。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制造業也在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呼喚更多產業工人成為創新創造的骨干,技能行業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好,待遇和社會地位也有了很大提升。細讀“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前景方針大綱發現,技能人才的地位越來越高。正如國際技能大賽金牌得主所說的那樣:“成才之路千萬條,拋開成見,勇于挑選技能行業,要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也需要拋開這些固有的成見,勇于選擇技能行業。以先進典型為模范,立足本職、鉆研技術、苦練技能,為推進技能強國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技能斯強國基業,技藝乃立業之本。搭構更多圓夢之舞臺,開闊技能人才成長之廣袤領域,無畏成見選擇技能行業,乃時下社會發展所需。政府、社會與企業當齊赴努力,確立相應政策與措施,為技能人才提供更優發展機會與待遇。唯如此,方能推進技能人才之培育與成長,滿足社會人才之需求,締造更多中國制造、中國發展的傳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