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是國際保護臭氧層日,其設立是為了紀念在1987年這一天簽署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今年是第36屆國際保護臭氧層日,隨著全球各國的共同努力,保護臭氧層取得明顯成效。 臭氧層能減少紫外輻射對地球上的人類和各種生物的傷害。如果臭氧層被破壞,過量的紫外線輻射會損傷人類的皮膚、眼睛及免疫系統,影響植物光合作用,使作物減產。臭氧能調節氣候,一旦平流層中的臭氧減少,會造成地球升溫,帶來溫室效應。 在對待環境方面,中國一向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指導下,中國創造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森林覆蓋率持續增長、瀕危動植物得到保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人不負青山, 青山定不負人。中國用40年的時間,在三北建造了4500公里的綠色長城,讓沙漠變成綠色海洋;黑龍江三代辛勤的北大荒人,把人跡罕至的莽莽荒原改成中國耕地面積最大、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國有農場群;長江十年禁漁取得階段性成果,魚類資源快速恢復,長江的“微笑天使”江豚頻頻出現在江面上嬉戲打鬧;我國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 成為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今年6月,我國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了《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品推薦名錄》,列出了23種替代氟氯烴、氫氟烴的物質,要求各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推廣應用。此番舉措足以說明出中國對保護臭氧層的重視,契合我國宣揚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大國的責任和擔當。《名錄》的出臺,一方面能讓相關制造企業在制作產品時有據可依,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缺,為企業生產提供明確指導,減少臭氧消耗物質的使用,有利于臭氧層恢復;另一方面起到了科普推介作用,讓更多人了解到臭氧層保護的重要性,建立起保護臭氧層的意識。隨著《名錄》的發布,各部門在執行的過程中應注重落實,對企業執行效果進行評價,定期跟蹤了解執行情況,保持長效。 保護環境是千年大計,需要每個人共同參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減少自駕,乘坐公共交通綠色出行,減少臭氧消耗物質一氧化二氮的排放。在購買日用化學品上時,避開含氟氯烴、氫氟烴的產品。減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做好垃圾分類,減少塑料等一次性制品的使用。從小給孩子培養起環保意識,讓環保理念在下一代心里扎根。 重視生態功在千秋,保護環境造福萬代。在國際臭氧層保護日到來之際,讓我們抬頭望一望藍天,守護這片全人類共有的蒼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