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播的《父輩的榮耀》一劇中,我們看到了一幅幅真實的時代圖景、樸實的生活情感,父輩、祖輩闖過的關、跨過的坎,年輕一代把個人命運融于家國時代的理想主義,無不讓人動容。透過這部劇,更加激勵我們要傳承父輩實干擔當的精神,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擔當,勾勒出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家園”。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融入時代的滾滾洪流、穿過父輩的風霜雨雪,《父輩的榮耀》向我們展示了一段從過往到現在,繼而通向未來的故事。新時代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年輕一代當立“乘風起,志在遠揚”之志,在平凡中書寫奉獻答卷,自覺將個人理想與家國命運緊系、把青春奮斗融入在干事創業一線。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是一件造福子孫后代、關系民族未來的大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所要構建的這個“新家園”,不僅僅是一座家園,更是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最堅實最可靠的保障。 在時代的變革中,林區的兒女們生計困難,但他們如綠樹般堅韌挺拔,不僅重新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長節奏,還堅守理想、與時俱進、群策群力,與千千萬萬的林區百姓一道幫助林區順利轉型,百姓們從此過上了更美好的生活。是他們,以樸實無華的行動為東北的綠色發展續寫新篇章。我們要用心用情用行當好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者、保護“美麗家園”的宣傳者,奮力構建屬于我們自己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家園,真正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天藍、地綠、水清,在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中繪就繪就一幅幅生機勃勃的“多彩畫卷”。 劇中,顧長山一代人減少伐林,發展“家庭生態林”模式為的是林區的可持續發展。興杰、鳳勤一代人不伐林,為的是建設綠水青山,打造綠色文旅。一代代林場人響應黨中央“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號召,發展綠色林業,變的是改革的具體舉措,不變的是建設綠色中國、造福人民的初心。年輕干部也應當秉承初心,不忘從哪里出發、為什么出發,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提高工作本領,拓寬工作視野,豐富工作經驗,把人生理想與黨的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時時自問“我是誰、依靠誰、服務誰”,用實際行動回答好“時代之問”,在綠水青山間寫好“趕考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