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期間,連續兩次提到了一個新詞匯——“新質生產力”,令人耳目一新。“新質生產力”,起點是“新”,關鍵在“質”,落腳于“生產力”。通過新質生產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發揮市場“硬件”決定性作用,還要讓政府的“軟件”更加給力,注重做好“提質增效”“培大育強”“創新驅動”三篇文章,過好結構調整的坎,爬好轉型升級的坡。 立足“提質增效”,把傳統產業升起來。堅持一手抓動力,一手抓能力。激發動力,就是一方面要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加大對轉型升級的組織領導和政策扶持力度,確定重點發展領域和主攻方向,建立相關指標體系,制定出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另一方面,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運用倒逼機制,引導和支持企業家轉變價值觀,轉變生產經營方式,盡快提升新質生產力。提高新質生產力,重點是科技研發、品牌創建、管理創新、服務水平等方面,引導企業發展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配套加工向自主品牌跨越,從粗放式向精細化、服務型提升。 加快“培大育強”,讓新興產業興起來。堅持一手抓內力,一手抓外力。所謂“無大不穩、無新不長”,在培育內力方面,要有計劃重點扶植規上骨干企業和新興產業企業,作為典型來推動,具體培育五種模式,即高位嫁接型、兼并重組型、產業延伸型、做精做特型、做大做強型,以點帶面,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在借勢外力方面,重點是招商選資。以深入開展“項目大突破、突破大項目”為契機和載體,瞄準產業高端,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嚴把項目準入關,有所為有所不為,以一批新興產業項目的招引落戶促進產業加快轉型。制定全面改造提升計劃,完善產業鏈條,提高節能減排和工藝裝備水平,促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實施“創新驅動”,使發展動力強起來。堅持一手抓智力,一手抓引力。組建專家智囊團,制定制造業轉型發展規劃,對產業、企業把脈問診,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完善產業技術基礎服務體系,加快培育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平臺;強化企業家隊伍建設,鼓勵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引育高端人才,著力培育一批智能制造、信息應用、綠色發展等方面的領軍型、實用型人才。開展產品研發創新,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新質生產力”,新詞匯新境界。“新”是我們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質”是我們將來經濟依靠的土壤,以新提質,以質促新,不斷加快生產力提級效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