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向2023北京文化論壇致賀信,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自古就有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懷,中華文明歷來贊賞不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懷,是支撐中華文明綿延存續、歷久彌新的動力源泉,是促進世界文明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牢固階梯。“兼收”是文明發展的基石。《孟子》中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禮記》中說,“德配天地,兼利萬物”。“并蓄”是共同發展的力量,《尚書》中說,“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闡釋了我國廣交朋友,促進人類文明互鑒的外交理念,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可以窺見,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愿意和世界各國一道,謀求共同的和平與發展,世界各國由此也能感受到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程中的中國文化力量。 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同非洲國家及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指出,“國際社會要以天下之利為利、以人民之心為心,推動發展問題重回國際議程的核心。要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支持發展中國家實現更好發展。”中華民族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源自先輩們根深蒂固的家國天下觀,從張騫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帶來東西方的文明交流互鑒,到“一帶一路”十年來為世界其他國家分享了中國機會和中國經驗;從鄭和下西洋傳播中國文化,促進世界各國相互了解,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大國智慧,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華民族始終致力于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追尋“世界人民大團結”,也只有世界人民攜手追尋人類共同理想,才能共同締造美好的未來。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當代青年要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提煉智慧,涵養兼收并蓄的廣大胸襟,牢固樹立文化自信,汲取文化力量,當好優秀文化的傳承者,為祖國乃至世界的和平發展貢獻文化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