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9月10日是全國第39個教師節。習總書記曾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老師們的諄諄教導雖然微弱,但它們卻如同星辰一樣點亮我們前行的路途,引領我們踏上遙遠的旅程。 把穩擔當之舵,恪守“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初心,讓奉獻的火苗燃起新的希望。在自己生命最后的18年里,鄧小嵐扎根于馬蘭村,將自己的青春留給這座小山村,亦將自己音樂的種子留給了山里的孩子。她自發組建合唱團,募集樂器,用音樂感召了一批又一批大山里的孩子,幫助他們樹立目標,走出大山。對于教師來說,他們將自己奉獻于三尺講臺中,用自己成全了學生的未來。他們如“引路人”一般,讓我們的人生少走了彎路,多走了寬敞大道。正因如此,我們深深地感恩于那些默默奉獻、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師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的未來所做出的努力,感謝他們在教育事業中的無私奉獻。 筑牢信仰之基,卯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勁,讓信念的種子迸發新的力量。“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老師,他們是社會中各行各業建設人才的培養者,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需要教會學生知識,還需要教會他們如何思考、如何創新、如何為人處事并幫助他們解除學習、生活中的困惑。他們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需求,同時還要關心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這種工作不僅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耐心、關愛和責任感。“全國師德標兵”曲建武,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三十多年來,他心系每一位學生,提出免去孤兒大學生學費的寶貴建議。他說:“愛是教育的靈魂。”十幾年如一日的曲老師堅守在三尺講臺中,他讓無數學生看到了老師的力量,他用這份矢志不渝的堅守和滿是熱愛的信念譜寫了一曲新中國新時代的園丁贊歌。 踐行立人之本,賡續“春風化雨育桃李”的使命,讓教育的意義展現新的色彩。“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要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大山媽媽”張桂梅,以一己之力扎根山區40多年,強忍病痛連續12年送考并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命運置她于懸崖,她卻饋贈人間一片芬芳。在她的眼里,學生的事永遠是第一位。她說:“我們要堅持做高山峽谷里的‘燈盞’,照亮孩子們前行的路。”多年來,許多張桂梅的學生通過優異的學業考入了中國頂尖的大學。張校長用教育的力量改善貧困地區孩子的生活,她以人為本的教育方式為許多學生提供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同時也激勵了更多人關注和參與貧困地區的教育工作,賦予了教育新的色彩。 高山仰止,秀水泱泱;先生之風,高山水長。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為每一位在教育的田園里辛勤耕耘的教師們道一句,教師節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