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弘揚崇高職業精神、偉大抗疫精神和中國醫療隊精神,在第六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中央宣傳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3年“最美醫生”先進事跡,譜寫了一代代醫療衛生工作者傳承紅色基因、增進人類健康、以醫者仁心書寫護佑生命的動人篇章。 忠貞愛國、有召必回,以無我展現大愛情懷。 “最美醫生”邵志敏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選擇回國,出任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一職,帶領團隊大幅提升了國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他曾說,“治療乳腺癌患者,既要治好病,更要療愈她們的心,要給予她們一股重新回歸生活的精神熱愛。”這句話深刻體現了我國醫護工作者的崇高職業精神,他們將患者的健康和利益置于自身之上,盡最大的努力為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同時還傾聽患者的需求,尊重患者的選擇,關心患者的心理和生活需求。廣大醫護工作者們手中有刀、心中懷愛,用精湛的醫療技術和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去撫平著每一位患者的身心傷痛,讓患者們重拾了對生命光彩的熱愛。 責任擔當、義無反顧,以無私書寫醫護本色。在抗疫期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學科梁宗安教授奔赴一線、使命必達,帶領醫護團隊迎難而上救治新冠危重癥患者。廣大抗疫工作者們在手術臺上手握尖刀一絲不茍地工作,在無影燈下凝神觀察全神貫注地記錄,在醫療室里正襟危坐不厭其煩地堅守……他們用責任兌現了患者的信任,用使命“擦亮”身上的白大褂,在逆向前行的艱辛中展現了勇敢、堅韌、無私和團結的偉大抗疫精神。同時也激勵了我們青年干部更要有責任擔當,青年干部作為組織的骨干力量,在工作中要勇于面對挑戰,不回避困難和問題,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職責。這既是對個人成長和能力提升的要求,更是對組織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責任。 愛崗敬業、本領過硬,以英勇報效偉大祖國。湖南省腦科醫院主任醫師何恒正“不在手術室,就一定是在去手術室的路上”,勤勉盡職的同時他還熟練掌握腹腔鏡微創等新型醫療技術,并選擇破除門戶之見,將自己關于疑難手術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研發的“獨門秘籍”免費推向了全國,讓全國各地的患者們都能享受到新型技術帶來的福利。這樣堅持以人民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的做法正與黨的初心使命不謀而合,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初心,將人民利益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并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實現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宏偉目標和初衷,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不懈奮斗。 杏林春暖,大愛無疆。廣大醫護群體“醫”心為民,用生命奔赴使命,用小小的身軀守護著人民生命健康防線,護佑著祖國昌盛。新時代的共產黨員們要以他們為標兵,學習其“敬佑生命、甘于奉獻”的崇高精神,在健康中國建設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為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不懈奮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