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涵蓋內容多,覆蓋范圍廣,公共服務的質量事關千家萬戶。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3年版)》(以下簡稱新國標),新國標的出臺,主動回應了社會關切,讓公共服務內容更全面更有溫度,讓公共服務執行更具可行性可操作性。 明確公共服務標準,打造可感可及的福利清單。新國標涉及公共服務9個領域80個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對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的對象、內容、標準、責任單位進行了明確,成為政府履行職責和人民享有權利的雙重依據。對政府部門來說,這是政府向群眾做出且必須履行的“硬性承諾”,是必須兌現的“責任狀”。對群眾來說,這是一份服務標準明確、服務事項清晰的“福利清單”,更是一份保障自身權益的“明白卡”。 豐富公共服務內容,打造優質普惠的權益清單。國家標準要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要求的變化而變化,新國標對原有的部分服務項目進行了“增”“提”“調”三個方面的豐富完善。針對農村計劃懷孕生育婦女,新增“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服務;針對義務教育階段,提高小學生的營養膳食補助、營養膳食補助、寄宿制學校公用經費、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等多項經費基準定額標準;針對特殊困難人群,調整擴大農村危房改造、特殊群體集中供養等服務對象范圍。總而言之,以上服務標準的及時豐富完善,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普惠的權益清單,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因時優化服務內容,打造狠抓落實的進度清單。新國標的制定,讓服務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優化后的服務清單能否落實事關政府的形象,相關政府和部門要及時落實人員、財力、設施等各類資源配置,做到抓鐵有痕,踏實留印。我們也要看到,公共服務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我們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群眾急難愁盼的需求變化,來進行動態調整,不斷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國家標準的內容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做到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對于超出國家標準的新增服務項目內容、提高服務標準、擴大服務對象等事項,各地政府要加強事前評估事中管控,切實履行相關審批程序,確保服務可落地、財力有保障。 公共服務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起點。新國標的制定出臺只是為民服務的第一步,接下來,更需要相關政府和部門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動態調整,馳而不息推動落實,不斷優化公共服務新標準,織牢織密為民服務大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