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八屆世界機器人大會8月16日在北京開幕,今年的主題為“開放創新 聚享未來”,旨在展示全球機器人前沿技術和最新成果,搭建技術產業交流合作與開放共享的平臺。 2014年6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的報告中提到,“機器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現代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中,機器人技術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并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重要力量。世界機器人大會是實現各國機器人技術與產業跨越發展的機器人產業盛會,歷屆大會均以“創新”“共享”為主題,足以看出二者在機器人技術發展中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我們的祖先在醫學、數學、天文、地理等諸多領域卓有建樹,促進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四大發明”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人類社會是在新事物不斷替代舊事物、舊事物經過“揚棄”不斷發展成新事物的過程中發展前進的。科學技術蒸蒸日上,人類文明生生不息,創新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發揮創新的重要導向作用,就要把“敢”字作為推動技術創新、社會進步的重要抓手,正如黨中央所強調的,“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易經》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要充分認識創新是第一動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創新精神,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勇于攻堅克難、勇于攀登高峰,立足時代前沿,回答時代之問。 從世界機器人大會可以窺見,中國愿意同世界各國一道,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共同開創美好未來。從古代的大同理想,到如今的中國夢、世界夢,從《尚書》的“協和萬邦”、《禮記》的“天下為公”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共享的思維一脈相承、賡續至今。共享的理念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生動的闡釋了共產主義的基本法則。共享是全人類、全領域的共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享發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數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中國基建團隊為多個國家完善基建建設,收獲了國際友誼,也彰顯了中華民族“萬物并行而不悖”的廣闊胸襟,中國脫貧工作為世界各國脫貧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歷史實踐深刻表明,共建才能共享,要實現共建共享,就要“面向實際、深入實踐”,以共同奮斗來共同締造美好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