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抖音發布了《戶外直播管理規范》,旨在加強對低俗搭訕、惡意炒作等行為的管理。規范的出臺能夠有效地遏制不良行為,凈化直播環境。 網絡直播是一把雙刃劍,不僅可以成為傳播美好瞬間的信息寶藏,也會充當“潘多拉魔盒”。近年來,短視頻直播平臺擁有優質流量,不少網紅擁有“帶貨王”的稱號,越來越多的短視頻直播從業人員從中謀取到了紅利,一些短視頻直播平臺傳播正確資訊、正能量、健康娛樂內容,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好處,但一些以虛假、擺拍等內容為重點的偽慈善、假助農事件屢屢發生,低端惡俗的直播流量也時有發生。面對這些情況,抖音新規來的不可謂不及時,互聯網企業敢于對自身“亮劍”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僅僅發布規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壯大主流輿論陣地,讓正能量占領“信息場”。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主流的聲音傳播得越廣,那些有害信息的生存空間才會越小。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人心,用良好道德風尚滋養網絡空間,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要讓公眾看不到低俗直播,即使看到了,也會第一時間去進行舉報投訴,讓廣大網民主動參與網絡文明建設中來。地方政府可以做好網上正面宣傳教育,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自然景觀等特色資源,融入正能量,從而增強公眾對主旋律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主流媒體要主動發聲、寓教于樂、與時俱進,讓用戶能夠看到更加優質、健康、積極的內容。2020年的《小朱配琦》公益直播,僅用兩個小時便吸引到1091萬人觀看。李佳琦和朱廣權的直播組合是媒體融合的一次創新嘗試,不僅為湖北的農戶帶去了銷量,還通過補充產品的文化背景,無形之中輸出了傳統文化,向大家傳播了正能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有內容、有溫度、有力量的優秀直播才會在網絡空間不斷出現,激發公眾的情感共鳴。 同樣,再優質的主播都需要平臺推廣、激勵,“雙向奔赴”才能形成良性循環,推動有影響力的直播內容產生。就如歷經發展的新農人直播,從李子柒的詩意生活到“漁二代”雷芳辭職回家直播記錄趕海,從部隊轉業的“甘蔗小哥”謝業明到90后“湘妹子”曾慶歡,新一批的新農人以手機為新農具借助抖音直播,以更加直觀有趣的方式向消費者推廣新鮮的農產品。新農人直播爆火后,沉淀出了一批批能夠有效帶動產品銷售、促進旅游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優質主播。這些直播改變了人們對鄉村景色的刻板印象,帶動當地文化的發展。 抖音是一個承擔了社會責任的平臺,與此同時,文明向上的網絡環境需要多方共同維護。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傾向于追求短暫且有趣的生活體驗,利用短視頻平臺和戶外直播等新興方式傳播正能量,相信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風尚會在網絡空間蔚然成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