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作者自繪) 7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就回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有關情況邀請各相關部門進行介紹與答疑。會議中提到:《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經國務院同意,已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各地方、各部門,并向社會公開發布。促進消費是當前恢復和擴大需求的關鍵所在。要促進消費、提高內需,關鍵在于提升居民的消費信心,提升供方的“安全感”,要供需雙方“兩手抓”,政策助力“保駕護航”。 做好調研明實況,把握人民消費需求的“源動力”。居民消費是滿足居民美好生活愿望的關鍵環節,把握居民的消費需求指向、掌握人民的消費關注點和擔心的關鍵,才能更好的抓“穩”人民的消費動力。基層黨員干部要主動通過多種途徑,例如市場走訪調查、線下采訪和線上調研問卷等多種形式,依托當代科技廣泛地了解人民的消費需求,找準釋放消費潛力的痛點和難點;要通過廣泛地市場調查,與百姓和企業直接對話,吸納和聽取來自基層的意見和建議,不僅了解需方的需求,也要了解供方關注的重點和面臨的問題,并及時整理和上報,將有價值、有效應的百姓意見及時反饋,與中央所下達的政策進行有機結合,針對不同地域的特性做出適當的應對方案。 落實政策求穩定,促進人民消費環境的“驅動力”。提振居民消費不僅要了解消費的需求所向,還要提供一個穩中向好、有利于民的消費環境,讓人民理解促進消費不是“掏空錢包”、“透支需求”,而是幫組他們用合適的價格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避免走“彎路”。一方面,要讓百姓的錢包“吃飽”,釋放消費潛力,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就業政策,加強對于困難群體就業的幫扶,改善和升級收入結構,推動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增強消費能力;另一方面,要營造多元化的消費環境,結合時代發展的需求進行多消費市場的探索和發掘,例如農村旅游消費潛力、地方文化消費發展潛力等等,通過政府的積極干預和支持為居民消費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和多元化的渠道,讓消費成為促進農村發展、產業發展的驅動力。 把準重心促轉型,提優人民消費結構的“后發力”。促進消費的最終目標,是優化消費結構和相關產業轉型,使得居民的消費熱情不是如同煙花般旋踵即逝,而能夠長久發展、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要通過政策方面的側重和扶持,以及國家財政投入、社會積極宣傳等方式,倡導居民消費走向現代化、可持續化的“有機轉型”。例如在傳統消費方面,倡導新能源汽車、科技類型家電的消費,通過提升市場服務、提高對企業的支持和對于人民的補貼,支持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通過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的方式,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和覆蓋領域,利用現代科技消除人民消費時遇到的不便利的情況,讓智能生活融入消費領域之中,促進消費的持續化、便利化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