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的這場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我們應該銘記這場得來不易的勝利,籍此砥礪現在、觀照未來,并以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氣魄走出新時代的“雄赳氣昂”。 回望歷史,把英雄的事跡銘刻進血脈基因。“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20世紀50年代初,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軍民一道,浴血奮戰兩年零九個月,將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戰火擋在新中國家的家門外,讓和平的曙光重新降臨朝鮮半島。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讓國際社會刮目相看。在這1007天的戰爭史詩里,抱著炸藥包沖進敵群的楊根思、以身堵搶眼的黃繼光、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無數可歌可泣的英烈犧牲在異國他鄉;一人殺敵280的胡修道、獨擋美軍一個師的譚秉云、206發子彈擊斃203名敵人的鄒習祥……無數耳熟能詳的戰神震懾敵膽。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從鴨綠江畔一路打到了三八線外,死鷹嶺的冰雕、鐵原上的血火、上甘嶺的坑道,每一寸土地都記錄著舍生忘死的英勇,傾灑著感人肺腑的犧牲,歷史的硝煙雖然散去,但人民軍隊保家衛國、敢戰能戰的血性基因必將被我們始終銘刻在心、牢記于懷。 立足當下,讓不朽的精神煥發嶄新光輝。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70年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所蘊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革命忠誠精神,為我們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動能。從早年的《英雄兒女》《碧海紅波》到如今的《金剛川》《長津湖》,從教科書上《最可愛的人》到喀喇昆侖高原上“清澈的愛,只為中國”,不論何時何地都要許黨報國的軍魂從未改變;從突擊馳援抗震抗洪到抗擊疫情大戰大考,聞令而動、向險而行的精神從未改變;從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到協助外國公民緊急撤離,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堅守和平的信念從未改變。這一串串由不朽精神所煥發出的嶄新光輝,一直都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必將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動人音符。 闊步前程,將民族復興的使命扛在肩頭。抗美援朝戰爭沉重打擊了不可一世的帝國主義,粉碎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在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今天,中美兩國又一次處在了決定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不同的是,一把炒面一口雪、手榴彈對上原子彈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我們已經從曾經的鋼少氣足成長為如今的鋼盈氣盛,從曾經的一窮二白發展到了如今的民富國強,綜合國力不可同日而語。但中華民族向來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我們始終相信,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中華民族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風骨不會變,我們萬眾一心、舍身忘死的精神不會變,我們以正勝邪、和平為上的智慧不會變;我們始終相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前途所在,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合作共贏、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新世界必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中得以實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