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式”旅游是年輕游客中興起的一種新的旅游方式,即利用周末或節假日等時間,用盡可能少的時間、費用,游覽盡可能多的景點,主體通常為高校大學生等年輕群體。這種旅游方式具體表現為:在行程安排中,寶貴的白天時間不能用在路上,年輕人會選擇夕發朝至或半夜抵達的火車。在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 一天三萬步,寧可委屈自己,絕不委屈周末。“特種兵式”旅游不同于窮游,更側重的是對于旅行計劃的嚴密安排和高度執行,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多打卡美食和景點。“特種兵式”旅游是生活快節奏的產物,年輕人更注重當下的感受,大膽踏上未知的旅程,以尋求某種“自我補償”感,而探索世界的幸福感,遠遠超過旅游勞累的疲憊感。 “青春沒有售價,硬座直達拉薩”口號很熱血,前提是身體能承受得住。高強度、快節奏的旅游行程,必然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例如,疲勞爬山可能會不慎摔傷,為趕時間可能會引發交通事故,等等。爬山、長時間站立或奔走,也會給身體帶來過重的負擔,導致膝關節損傷、肌肉拉傷等。同時這種嚴重壓縮時間的旅游方式,休息時間也會相應的被壓縮,免疫力下降,很多跟風年輕人出現回來就住院的情況。同時,熱門景區人流量激增,對景區的承載能力和環境保護造成一定的沖擊。高強度旅游難免會引起質疑“這樣的旅游方式能深入當地文化肌理嗎?” 不可否認,“特種兵式”旅游的興起,不僅符合《“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拓展了大眾旅游消費體系,也讓廣大消費者感受到了疫情結束后的經濟復蘇和繁榮,繼而增強對于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念。對于地方而言,“特種兵式”旅游的熱度也會給當地旅游市場帶來客觀的流量,助力當地經濟發展和文化推廣。正如“進淄趕烤”給淄博帶來的龐大人流量,帶火了一座城,也倒逼這淄博加強治安管理,提高服務能力,以滿足廣大游客的多樣化旅游需求。 或許有人喜歡“從前慢”的沉浸式旅游,也會有人選擇“特種兵式”旅游,不同的旅游方式都能幫助游客找到旅游的樂趣,關鍵是跟隨自己的節奏,而是爆火后的盲目跟風。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目標最大化,這也考驗著年輕人的計劃性和對突發情況的應對能力。 不負青春,共赴山海。“特種兵式”旅游高效的將“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有機結合,通過游覽祖國大好河山,感受不同地域的自然文化、歷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特種兵式”旅游能夠出圈,其背后既有積壓已久的報復性旅游情緒,也有對于詩和遠方的向往,年輕人趁著年輕,趁著大好時光,和好友共赴山海,乘興而去,興盡而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