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每當聽到這首歌,不由得令人回想起73年前的那段崢嶸歲月,那是一個不畏犧牲、同仇敵愾、英雄輩出的時代。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經歷14年艱苦抗戰和4年的解放戰爭之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三座大山”,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期盼許久的勝利,建立起了屬于人民的政權,全國上下舉國歡騰,迎接充滿生機的新中國,憧憬充滿和平的新世界。 內憂外患的國際形勢 旭日東升,紅旗飄揚,人民期待的這一刻終于來了。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然而,正當新中國面臨著開展經濟建設,美帝國主義悍然出兵干涉朝鮮內政,企圖將戰火燒到我國東北邊境。1950年10月1日,朝鮮政府致電請求中國政府出兵給予援助。黨中央和毛主席果斷堅毅,提出“三把尖刀”的著名論斷:從朝鮮一把尖刀插在新中國的頭上,從臺灣一把尖刀插在我們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尖刀插在我們的腳上”、“應該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正義之師行正義之舉 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高瞻遠矚和深刻洞察,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此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物質匱乏、武器裝備落后,百廢待興,而美國則已躋身世界強國之列。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愿軍不畏犧牲、同仇敵愾,在三所里、龍源里、長津湖、上甘嶺等著名的戰役中,以絕對的鋼鐵意志和堅定的使命信仰打敗了占據物質技術優勢、武裝到牙齒的美帝國主義,徹底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畏犧牲的英雄膽氣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背后,離不開志愿軍不畏犧牲的英雄膽氣。30多萬名英雄功臣、近6000個集體功臣,他們用自己的血與肉筑成一道道長城,保衛著中朝兩國人民。在抗美援朝戰爭眾多的功臣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英雄,他就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英雄——楊根思。楊根思1922年11月出生于江蘇泰興楊貨郎店(今根思鄉),朝鮮內戰爆發后,楊根思毅然決定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全團動員大會上,他立下了“三個不相信”的錚錚誓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1950年11月29日,在長津湖戰役中,楊根思奉命率領一個排堅守1071.1高地,在彈藥耗盡之后,此時戰場上的楊根思腦海里只有一個想法:人在陣地在。面對敵人的瘋狂沖鋒,楊根思抱著最后的一個炸藥包從煙霧中沖了出來,毅然引爆,與40多名美軍同歸于盡,壯烈犧牲。 弘揚新時代“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烈。”振聾發聵的“三個不相信”,是一位英雄的鏗鏘宣誓,同時也塑造著無數志愿軍的英雄膽氣。楊根思壯烈犧牲之后,他的事跡在志愿軍中迅速傳播,部隊中開展學習楊根思“三個不相信”、“人在陣地在”的英雄宣言。也正是千千萬萬個同楊根思一樣的人民英雄,以血肉之軀抵擋侵略,以堅如磐石的意志抵御外敵,鑄就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今年是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70多年來,楊根思的“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始終激蕩在歷史的天空、深深印刻在祖國的大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忘我奮斗,成為我們從勝利走向新勝利的重要精神引領,彰顯著強大的精神偉力。這一強大的精神偉力,源于楊根思“我這一輩子都交給黨”的絕對忠誠,源于楊根思“不怕困難九十九,只要有一個堅強的意志就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源于楊根思“保證人在陣地在”的鐵血擔當,源于楊根思“要和敵人拼到底”的激揚血性。楊根思“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儼然成為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廣大志愿軍將士不怕苦、不怕死,忠誠無畏擔當的優秀精神品質的生動寫照。 對英雄最好的學習和紀念,就是英雄輩出!學史力行,行勝于言。學習家鄉英雄楊根思,我們必須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做到心中有英雄,內涵有體悟,行動有方向,落實有思路,克難有力量,榮譽有份量,真正讓“我來干、我實干、我干成”蔚然成風。唯有如此,才能學以致用,實干出彩,持續擦亮根思鄉“英雄故里”這個金色名片。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當今國際,世界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正處于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步入新時代。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我們唯有接續奮斗、永續奮斗,才能不忘初心、不負先烈。必須以絕對忠誠、過人膽識、無畏擔當去奮斗弘揚新時代“三個不相信”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