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執生態之筆,共繪美麗中國。近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生態環境變化直接影響文明興衰演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沒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無異于空中樓閣般的囈語。進入新時代,作為關系人民福祉的重要內容,只有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才能讓群眾真正的獲得幸福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國走完了其他國家幾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輝煌的成就里不可避免地包含著生態惡化的苦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但成效并不穩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現反復。我們只有以踔厲奮發、持續不懈的態度,投身生態文明事業,方才能答好綠水青山這一必答卷,惠及子孫后代。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從長江黃河,從還是碧波蕩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魯藏布江;無論是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還是塞罕壩林場的‘綠色地圖’;無論是云南大象北上南歸,還是藏羚羊繁衍遷徙……近年來,文明生態的成果歷歷在目,有目共睹。塞罕壩精神、三北精神等文明生態理念凝成豐碑,令人敬仰。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在實踐中升華,在共融中煥發魅力。 美麗中國,你我共享,你我共建。本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的重要指示更是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指引和遵循。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廣大干部群眾守護好廣大群眾應念茲在茲,踔厲奮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從小事做起,以行動著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準繩,為美麗中國添色增彩,共同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