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環境即民生,綠水青山即美麗。回顧新時代以來的十年,我們感嘆于中國人民共同努力下的巨大成就。從中原到南海,從高原到盆地,從綠洲到灘涂,中國的“綠色革命”不斷深入、“綠色地圖”不斷拓展、“綠色經濟”提質增速。生態美景的顯現,使我們親眼見證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取得的成果。然而,我們也應意識到,隨著中國經濟進入綠色化和低碳化發展階段,以及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災害頻發等問題的突出,建設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依然任重而道遠。站在當前的出發點上,我們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下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才能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 知行合一是成功之本,行是知之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僅影響我們的生存與發展,更關系著千萬代的未來。因此,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貫穿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面推進中,已成為必然選擇。進入新的征程,要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全面的保障措施,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強化生系統的保護和修復,將生態保護工作真正落地,讓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與綠色的產業結合、美好的生活脈絡建立起來,實現平衡和可持續發展。同時,我們還應積極推動碳達峰與碳中和戰略行動,促進資源的節約和集約利用,增強區域發展的平衡性與協調性,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統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行者易趨。加快推進美麗中國的建設、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全社會、全中國的共同責任。在如今這個追求綠色環保、生態文明的時代,更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和倡導者。只有每個人都積極參與,才能實現美麗中國的建設,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不斷涵養生態道德,將生態價值觀根植于我們的心中,并在行動上得到實踐,要堅定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持續努力,讓祖國的山川更加壯美,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的堅實支撐。 建設美麗中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新的起點上,必須堅定信心、持之以恒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綠色發展和經濟高質量增長,共同繪就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畫卷,向綠而生、逐綠而行,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奮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