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南片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推進會在吳江召開。副省長徐纓在會上表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上承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下接一方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同時深刻體現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黨員干部要自覺履責,主動擔當,要堅持人居環境整治同謀劃、同實施、同落實,為鄉村增“靚色”,為群眾增“甜味”。 堅持綜合整治,建設宜居環境,為鄉村添“顏值”。“民者國之本,國者民之器”,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生態環境保護同樣要以民生服務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居環境整治要以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為出發點,以居住體驗為落腳點,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推進民生工程,為人民群眾營造愜意生活的休閑空間。廣大黨員干部要能夠出實招,求實效,以調整農村生活結構為目標,扎實推進廁所、污水、垃圾“三項”革命,從根本上破除農村“臟亂差”局面;要堅持綜合治理,既要專注生態修復,也要探索“低碳村莊”新型發展模式,在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同時為大眾守住“綠水青山”。 立足鄉土特征,打造生態亮點,為鄉村增“底氣”。“千萬工程”之所以值得借鑒推廣,在于它能夠因地制宜,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為人民大眾探索出符合實情的治理道路。從“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到“一線一風光、一縣一品牌”,浙江省始終堅持生態與經濟“并肩發展”。廣大黨員干部要能夠學習“千萬工程”的先進經驗,要堅持統籌兼顧,辨證施治,從“點”上出彩,到“線”上串聯,再到“片”上共進,構建“全域共治”“全域共富”的新格局;要能夠立足地區生態格局保護,突出鄉村特色品牌營造,在突出地域特點的基礎上精準施策,讓“秀美風光”轉換為致富的“聚寶盆”,讓“綠水青山”成為人民群眾的“金山銀山”。 挖掘文化元素,弘揚文明新風,為鄉村深“內涵”。守正才能方向明確,創新才有不竭動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既要追求視覺上的“賞心悅目”,也要實現精神層面的“富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弘揚新風正氣,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在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要能夠堅持精神文明的同步發展,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廣大黨員干部在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的過程中,要實行“輕量化”打造,要重點突出村莊“原味”,留住群眾“鄉愁”。要弘揚新風正氣,推進移風易俗,以多元化的文娛活動去充實大眾的精神生活,讓村落“吹”出文明鄉風,“吹”出群眾的“幸福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