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戴兵表示,國際社會要將糧食安全置于國際議程的優先位置,并充分發揮聯合國糧農機構作用,支持各國探尋有效的解決方案。倉廩殷實,是國家之福,也是百姓之盼,糧食安全更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國之大者”。新征程上,“多種糧、種好糧”的殷殷囑托,我們須臾不忘,錨定農業強國目標,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就鄉村振興的“糧”辰美景,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 數年蝶變,碩果累累,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中國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一幕幕濃墨重彩的鄉村振興美景映入眼簾:從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取消延續2600多年的農業稅,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惠民“糧”策強化糧食安全保障,鞏固精準扶貧成果,讓鄉村振興成果普惠百姓。 堅決“守紅線”,切實保護耕地,暈染鄉村振興扎實底色。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脈,是中國人的“鐵飯碗”,耕地問題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我國現階段的國情要求我們必須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在深耕細作上下功夫,持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更多的“望天田”轉變為“噸糧田”,以良田良種良法育豐收,著力提升糧食產能,大力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始終重農強農,助推鄉村振興,讓大國糧倉實現希望的豐收。 凝聚“創新力”,提升科技水平,彰顯鄉村振興創新神韻。從雜交水稻到耐鹽堿小麥,從大海之濱到沙漠深處,科技創新進一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讓糧食的種子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發芽。但我國與世界農業科技強國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應加大科學研發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攻堅克難解決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利用好智能化和數字化的“金戈鐵馬”,推動糧食安全發展精準化,增強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農業體系,不斷突破技術新高,守護好科技創新這份鄉村振興之寶。 激活“芯動力”,端穩中國飯碗,勾勒鄉村振興奮斗線條。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糧食安全基礎,離不開種業發展,更離不開農業技術人才的辛勤付出。奮斗豐收,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起點。新征程上,我們需謹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必須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苦干實干、久久為功”的重要講話精神,擘畫出催人奮進的奮斗藍圖,在建設農業強國中努力奔跑,對中國未來農業發展滿懷希望,為農業強國貢獻自身聰明才智。 糧安天下,農穩社稷,定當錨定糧食安全發展目標,為鄉村振興的“糧”辰美景注入更多希望活力,托起民生福祉大幸福,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