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西安交通大學2023屆研究生畢業典禮現場。在校長王樹國致辭時,驟然大雨傾盆,身后的校黨委書記盧建軍立刻為王校長撐起一把雨傘,臺上老師和臺下同學們紛紛歡呼致敬,同時也令無數網友動容。這一撐,撐的不僅僅是傘,撐出了我們黨以身作則、艱苦奮斗的好風范,撐出了志同道合、風雨同舟的好榜樣,撐出了在新時代、新賽道、新征程中風雨兼程的民族脊梁、民族希望。 家和萬事興,學會團結才能匯聚力量。在風雨之中,校長在前面放開手腳,滿懷激情為畢業生上一堂特殊的課,書記在身后為其遮風擋雨。校長的致辭發言是在為學生們指明前方發展的路,而書記的撐傘行為是在教導學生們做人做事,體現了新時代教育者們的風雨同舟、攜手共進,真正實現了言傳身教,也展現了團結向上的高校領導班子的風貌。如此團結的好搭檔、好班子、好領導才有力量,培養的學生才能為人民遮風擋雨,成為人民群眾的保護傘。 好領導才有好校風,好校風才能孕育好人才。相比于請工作人員送上雨衣或是撐一把傘,校黨委書記自如從容地展現自我、展露性情,這種性情是鮮活的,自然流露的關懷也更加符合人們理想中的大學風氣:大學不應當注重身份與頭銜,而應當具有某種超越性,重視人的本質與價值,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在這次突發事件中,人被擺在了第一位,講稿和典禮都在人的考量面前讓位了,也讓我們看到了西安交大的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而只有這種代代傳承的優良校風,培養的學生才能堅守為民初心,才能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做事,成為國之棟梁。 心懷家國情懷,即使風雨兼程也不能阻擋前進的腳步。正如王校長所說,西安交大自誕生之時,就把家國情懷、國家興亡集于一身;心懷家國情懷的精神,是值得全國廣大師生學習的。1956年由于國家大規模工業建設的需要,同時為了改變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現狀,支持西部社會經濟發展,上海交通大學協同來自全國各地心懷報國理想的教育工作者們,內遷西安,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再看這位頭發花白的王校長,在風雨中激情演講,擲地有聲,不僅展現出一片愛國赤誠之心,更展現出高校校長應有的風范與格局。國之棟梁,培養棟梁,我們非常期待在960萬平方公里上有千千萬萬個王校長,傳承“西遷精神”,涵養家國情懷,不斷用知識、用技能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正如王校長所說:“我們不能停下腳步,我們沒有別的路可走,只有大膽地前行,就像今天這場風雨一樣,來吧,無所謂!”在新征程上,青年會面對風高浪急,甚至會面對驚濤駭浪,但,那又怎樣?青年豪情萬丈,但心懷天下,心懷人民,心懷國之大者,國之所需,志之所往。既然選擇了遠方,我們只顧風雨兼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