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7月7日,又是一年小暑,若把人生比作四季,童年如春之浪漫,青年如夏之熱情,中年如秋之溫馨,晚年如冬之靜謐,而小暑大暑相連之時節,則是青春最火熱最激情的時候。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這“三候”恰巧好比青年的三種品格。 一候溫風至,青年當以正確的心態迎接青春的“暑熱”。晁補之在《玉溪小暑卻宜人》中寫道“紅塵它日同回首,能賦堂中偶坐身”,他與友人對坐,在一碗宋代的分茶中,喝出了百越地區春天的感覺。王維把人在生活中的痛苦和掙扎,比作在夏天酷熱中的煎熬,“莫怪銷炎熱,能生大地風”,他認為放棄執念、清心寡欲,是解脫苦熱的唯一妙方。青年當以樂觀的心態,豁達的心境,直面生活的酷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青年人當于雄關漫道中彰顯氣吞山河的志向,到中流擊水,不怕遠征難,喜度千里雪,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實現自我;青年人當以理想信念為航標錨定航向,激發向上向善、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干事活力,書寫人生華麗篇章。 二候蟋蟀居宇,青年當永葆家國情懷。蟋蟀居宇下,人居天地間,青年人始終是推動中國社會變革進步的重要先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說:“中國人歷來抱有家國情懷,崇尚天下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和衷共濟、風雨同舟,倡導守望相助、尊老愛幼,講求自由和自律統一、權利和責任統一。”“小家”與“大國”同聲相應,青年人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才能展現青年心系天下、投身報國的豪邁氣概,才能彰顯青年人篤定的愛國之志和忠誠的愛國之行。回首黨的百年歷程,翻開黨的精神譜系,為保革命氣節“斷腸明志”的陳樹湘,為傳播真理“墨汁當糖”的陳望道,隱姓埋名“于無聲處起驚雷”的程開甲.......每一名青年朋友也都應該有這樣的靈魂和血性,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 三候鷹始鷙,青年當懷干事激情。“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高臨遠,方見大千萬象,鷹擊長空,得窺天之正色。“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鼓勵青年追求夢想,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任何美好理想,都離不開篳路藍縷、手足胼胝的艱苦奮斗,黨中央把青年工作放在黨和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去考量,把青年視作民族復興中不可或缺的先鋒力量,新時代對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青年當于實干中揮灑青春之熱血,于苦干中奏響青春之樂章;青年當有干事創業的激情,不躺平,不躺贏,撐篙不已逆水行舟,風雨兼程走出“酷暑”;青年朋友要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昂首闊步、意氣風發地開創新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