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第三屆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在京開幕。開幕式主論壇聚焦媒體融合發展與文化強國建設。媒體融合是信息時代背景下一種媒介發展的理念,是在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的基礎上的傳統媒體的有機整合。當下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基礎條件,一個地區長期穩定發展也必須以文化興盛為支撐,而加快媒體融合發展是高效推動文化強國建設的必要途徑。 媒體融合發展需突出中華文明特性,進一步堅定歷史自信。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加強文化建設、推動文化發展,最關鍵、最重要的是凝練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一方面立足特色“做”文化。通過訪民情、匯民智、察民意多元方式,把工作導向以人民為中心樹立起來、把服務同教育引導結合起來、把民之所想所念所盼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另一方面跳出文化“揚”文化。充分挖掘鄉村“風貌、風俗、風物、風情、風味”,多宣傳人民群眾的偉大奮斗和火熱生活,多報道人民群眾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將群眾的真實案例作為創新源頭活水,把工作的優良傳統設定為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實際,讓文化的“一枝一葉”多一些“泥土味”,達到“生于斯、長于斯”的效果。 媒體融合發展需創新主流媒體架構,進一步增強技術引領。引領是全面提升創新發展能級,創新是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能到什么高度的高質量發展?取決于創新發展的程度。一是要將互聯網思維作為總體引領,將研究與創新的“錨頭”指向媒介的形態、運行的機制、內容的生產、語言的體系等。通過“內整”和“外聯”,把“相加”轉化為“相融”,不斷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媒體平臺和產品,著力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展現新氣象、作出新貢獻。二是要積極推進數字賦能,加快數字文化產業交易服務和技術服務等平臺建設,深度應用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提高影視劇、紀錄片等制作的高科技工業化水平。 媒體融合發展需擔負新的文化使命,進一步強化文化自強。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賡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全面系統深入闡述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我們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媒體行業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升高質量發展。一是要從堅定文化自信、強化文化認同、爭創文化佳績這三個維度,立足新起點、肩負新使命、展現新作為,進一步推動媒體融合事業縱深發展;二是要加快健全全媒體傳播體系,重塑媒體的主流輿論引導力,為建設文化強國“挑起擔子”、“譜起曲子”、“吹起號子”。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只爭朝夕的奮斗姿態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把高質量發展貫徹到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