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蔚起,國運方興。6月13日,人民日報刊登《“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習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間推出“人才九條”的實踐與啟示》,詳細地闡述了“人才九條”的重大現實意義。新時代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品讀“人才九條”,應精準把握其核心要義,做好“三心”文章,推動人才工作引、留、用向深向實,讓引來”飛鳳“振翅高飛,激活人才工作一池春水。 以“求賢若渴、不拘一格”的誠心,引來“源頭水”。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正定立足科技人才和技術骨干力量不足制約發展的縣情,發布“人才九條”,創新引才方式,不到一個月,縣里就接待來信來訪150人次,其中具有工程師、助理工程師或相當職稱的46人。各個領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要拓寬視野、樹立長期戰略眼光,主動拆除引才壁壘,降低門檻,通過有吸引力、有感召力、有推動力的政策,引進“飛來鳳”擴大“增量”;也要及時對本地的能工巧匠、種養殖專家、致富帶頭人、民間技藝傳承者、返鄉創業青年等進行全面摸清底數,發掘本土“千里馬”,盤活“存量”。“增量”“存量”齊頭并進,壯大人才隊伍,為新時代事業發展奠定堅實人才基礎。 以“無微不至、面面俱到”的用心,留住“飛來鳳”。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難求。為了讓來到正定的人才留的安心、干的放心,“人才九條”中提出興建“人才樓”“招賢館”,從家屬子女安排、工作生活安排到經濟利益分配面面俱到,真正做到了生活有保障,工作無后憂。留才最重為留心,要對引進的人才要多關心,在醫療、住房、教育等方面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做好服務人才“店小二”。要建立“一對一”聯系長效機制,常態化傾聽摸排人才需求,在思想、學習、生活上全程聯系幫扶,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全面營造愛才、識才、敬才的氛圍,真正留住“飛來鳳”。 以“知人善任、澎湃育才”的傾心,激活“強引擎”。“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出口積淤堵塞和管理措施不當極易導致人才失去活力,甚至成為一潭死水。“人才九條”中第九條——實行人才流動,為了最大化發揮人才的技術專長,調入正定的科技人員來去自由。引才、留才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更好地用才,要最大限度發揮人才效應,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建立健全與工作業績緊密聯系,鼓勵人才創新創造、維護人才合法權益的分配激勵保障機制。切實實施人才工程,重在對人才“量體裁衣”,通過個性化定制助力人才成長,進一步激發人才活力、發掘創新潛力,激活人才創新發展的“強引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