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是文明進步的現代社會標志,是當代中國人不斷追求的信念之火,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致賀信強調,中國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走順應時代潮流、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不斷提升人權保障水平,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踐行《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精神,推動全球人權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歷盡千華得此景,中國人權事業的輝煌來之不易。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的中國人民處在“三座大山”下,人民群眾被侮辱被壓迫的現象普遍存在。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中國人民的獨立人格才開始完全覺醒,人權事業也真正開始在中國大地上書寫。新中國建立后,中國政府廢除了一系列舊習俗、惡制度,建立起了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制度,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得到堅持,中國的人權建設取得飛躍式進步。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是促進和保護人權政策的踐行者,如今放眼在中華大地,學有所交、病有所醫、勞有所得,中國人民對生活的滿意度不斷增加,經濟增長和軍事實力不斷攀升,國家安全感滿滿。盡管有少數西方國家妄圖抹黑中國國際形象,無視中國人權不斷進步的事實,用帶偏見的眼光去看待中國,詆毀中國人權事業所獲得的巨大成就,但謊言終究是謊言,中國用人民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日益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告訴全世界人民:中國是國際人權事業的推動者,中國的人權正在書寫輝煌新篇章。 人民的幸福生活是中國最大的人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之路,從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3歲,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5100元,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中國對人權的重視從來沒有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落實到一件件具體的民生實事上。人民為中心一直是中國奉行的人權理念,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是中國人權最關心的問題,中國人民才是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主要參與者、促進者、受益者,中國共產黨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斷書寫“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的光輝篇章。 在人權事業發展中,中國不僅做好自身的事,還盡力對他國施以援手,推動全球的人權治理水平朝著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體現大國擔當。中國長期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人權支持和幫助,從先后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金磚國家經濟技術合作交流計劃等,可以看出中國的人權援助從來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為國際社會人權事業發展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目前中國已在亞洲、非洲、美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實施了100余個有關救災、衛生、婦幼、難民、環保等領域的發展合作項目;“一帶一路”幫助3200萬人擺脫日均生活費低于3.2美元的中度貧困狀態,提升更多國家的人權保障水平;在新冠疫情來臨時,中國極盡所能實施了全球人道主義行動,積極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可以說,中國為世界人權事業進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突出貢獻,在世界的舞臺上書寫了不一樣色彩。 我們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中國夢的不斷實現,中國的人權事業也將會書寫更多的輝煌篇章。 |
